特警,一个响亮而光荣的词语,它代表的是一个梦想、一种信念、一份荣誉、一次成长。我22岁警校毕业,毅然决然地选择到特警这个光荣的集体。因为这是我从小的理想,也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父亲是一名老公安,从我记事起,就喜欢看他穿警服时威武的样子。最开心的事,就是穿着父亲的警服,戴上他的警帽,喊着:“不许动,我是警察!”父亲从警30年,获得的二等功、三等功等各种荣誉50多项,这些荣誉证书铺开足可以占满一个小屋子。但自我记事以来,他永远都是在忙工作,没日没夜,很少带我出去玩,经常是他的同事来接我放学。那时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他出差办案后给我带回来的各地的“小玩意儿”,有京剧脸谱、竹质的小快板等等,也许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缺少父亲陪伴的童年。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下我也逐渐领悟了成为一名党员、一名警察的意义。直到后来我加入了公安队伍,才真正体会到父亲工作的辛苦。
记得刚加入特警队伍的时候,我单纯地以为,特警就是影视剧中那英姿飒爽的身影,就是人们心中那无所不能的英雄,我的脑中也琢磨着要苦练技能,即使不能时时勇擒敌寇除暴安良,至少也要每次出场都威风凛凛万众瞩目。但生活的磨砺、工作的繁重让特警这层神秘的面纱慢慢脱落。在训练中,我们会为一个也许永远都用不上的技战术动作而反复练习成百上千次;在生活中,必须遵守一成不变的队列要求、内务要求、纪律要求;在工作中,我们存在于任何地方,演唱会的执勤、火车站的巡逻、山林地的抓捕……一次又一次的出枪、据枪,经常性的三五公里负重越野、体能训练,一遍又一遍的直拳、摆拳、勾拳。古人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也常常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勉励自己。最初的特警光环慢慢褪去,剩下的是朴实无华的担当。
在这几年与战友的相处中,我渐渐明白,特警不是“高冷”的钢铁之躯,他们也是有血肉、有情义、有爱恨的人。在你跑步到达极限以后,旁边会有一只搀扶的手;在你口渴的时候,旁边会有一杯与你共享的水;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你的不是安慰的语言,而是默默的帮助。语言从来都不是我们特警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更多的是行动。
其实,特警队的工作很朴实无华,在街头巷尾你都能看见我们的身影,但在我心中,特警永远存在着那份特殊的荣耀。作为突击队员,在生死考验前,我们有往前冲的本能;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大风大浪阻碍时,我们有吃尽天下所有苦的毅力,而带给我们这些的就是“特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