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雪亮工程”让群众生活更踏实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整理 | 发布时间: 2017-01-09 09:34
  四川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小孩,同时警力不足长期制约着农村安防工作的开展。2015年底开始,四川逐步推广“雪亮工程”建设——以县为单位统筹,在道路岔口、农产品集散地等治安复杂场所安装监控探头,并确保每个村都有5个以上监控点。截至2016年底,该省已有4800个村(社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据统计,在四川“雪亮工程”的覆盖区域,可防性案件下降了约50%,破案率上升了约50%。
 
  【名词解释】“雪亮工程”
 
  “雪亮工程”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天网工程”向农村的延伸和深化,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构建起农村治安监控网络,织密乡镇、村治安防控网。“雪亮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以“幸福美丽新村”为载体,在每一个村建设安装监控平台。
 
  “村上新安装了升级版‘天眼’这个高科技,我们的生活就更加安全幸福啦!”四川省成才市新都区军屯镇郭家村居民黄维芳高兴地说。而黄维芳所说的高科技就是刚刚在郭家村运行的“雪亮工程”。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从2016年开始,新都区进一步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以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为工作重点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全面升级,着力建设“雪亮工程”。“雪亮工程”是一张由群众雪亮的眼睛盯住治安防控的大网。
 
  军屯镇郭家村作为四川省4800个“雪亮工程”示范点之一,在“雪亮工程”建设当中,以打造平安居民小区为切入点,奏好“组织定位高端化、宣传发动多样化、安全防范全面化、打击整治严厉化”“四部曲”,唱出了平安居民小区建设“好声音”。



“雪亮工程”可以在手机端、电脑端、电视端实时在线同步观看、报警
 
  高清探头
  监控画面纤毫毕现
 
  郭家村位于军屯镇西南部,有2000多个居民,近年来,该村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许多社会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为此,该村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为保障平台,在全村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十分牢固的治安防范网络,并成立了治安巡逻队。
 
  2016年,郭家村利用农村现有电视网络,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接入农户家庭数字电视终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专群结合,通过实时监控、一键报警、分级处置、综合应用,实现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无缝覆盖。记者在郭家村视频监控室看到,各监控设备正在实时传送着郭家村重点路段、居民小区、学校、村委会的监控画面,和过去的传统监控设备相比,“雪亮工程”的设备更先进、画面更高清、覆盖更广泛。
 
  郭家村物业主管焦粗吉告诉记者,原来的监控老设备只能看清楚车辆牌照,人脸识别比较模糊,而新的摄像头能清晰地看见脸部特征,真正做到纤毫毕现。“这就为我们安保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这样的监控对我们全方位查找更方便,在治安维护上减少了很多麻烦。”焦粗吉说,“如今村庄里到处是‘雪亮的眼睛’,就不怕贼盯鼠跳的了,村里的老人、孩子也平安了。”
 
  足不出户
  报警求助方便快捷
 
  在郭家村的路面上,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新鲜玩意儿——报警求助机。村民告诉记者,生活中遇到任何治安方面需要求救求助的,他们只需轻轻按一下报警求助机的红色按钮,报警机就会立刻发出警报,并向村委会警务室发出信号,达到第一时间处置治安纠纷、威慑不法分子的目的。
 
  “有了报警求助机,社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现象再也没发生过。”村民告诉记者,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让他们生活在这里感受到了安心和放心,“我们家周围的路况有什么异常,通过社区监控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可踏实了。”
 
  然而“雪亮工程”的监控力度不仅仅只是这些。“社区入口、活动中心、房前屋后……以后只要一打开家里的电视机,村里的交通要道、公共场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村民一旦在监控上发现异常,即可按动电视上的‘一键报警’,报警人的坐标方位和警情信息就立刻在视频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同步显示出来,相关警情一目了然。”谈及“雪亮工程”的未来建设发展,焦粗吉信心满满。“未来可以实现人人可监视、处处可监看、时时可响应。”
 
  除了现代化、高科技的“雪亮工程”,郭家村还投入足够的经费,全面强化治保队伍建设和薄弱区域整治,同时,通过警示语言、宣传手册、法治广场、网格员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平安建设的宣传力度,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感受到了安心和放心。
 
  人人参与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雪亮工程’为强化治安防控立体化建设,提高区域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指挥效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防保障。”在新都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看来,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用好技术,建好工程,让群众早日实施监督、参与监督,真正构筑起社会治安的人民防线,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新都区地处成都二圈层,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会治安警情严峻,警力严重不足,很大程度影响了新都区人民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压力大,迫切需要以技防手段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新都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雪亮工程”对构建农村平安大格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雪亮工程”民生项目正在全区铺开,新都区202个村(社区)及物流园区正在加快建设,2016年建成全市“雪亮工程”示范点31个,到2018年,将基本完成“雪亮工程”全覆盖。
 
  一头是重要路段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一头是群众家中的高清电视,足不出户,掌握全村治安状况。新都区77万人口,这一下就多了77万双眼睛一起监看视频,老百姓把遥控器握在手里,安全感落在了心里。“一键报警”也是一键求助,一个按键把基层干部群众、邻里乡亲的关系拉得更近了。
 
  从2016年“雪亮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新都区治安案件发生率已有较大改善,群众对治安环境满意度大幅提升,很好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坚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切实参与到“雪亮工程”中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受惠于“雪亮工程”。
 
  新闻链接
  我省也有“雪亮工程”
 
  在城区,高清摄像头连点成面,偌大的辖区尽收眼底,坐在调度室内,就可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风吹草动”,并随时发出调度指令。在乡村,技防设施“走村进户”,让老百姓真正“触摸”到了平安,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掌握家中是否有窃贼“入侵”,“一键报警”真正让警民零距离。
 
  这一切,不是虚幻的未来,在大连已经有了成功的“样板”。2016年10月17日,大连市在甘井子区召开全市技防建设“雪亮工程”现场推进会,巩固和发展“大连经验”,全面推进“技防大连”建设。
 
  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苏家村作为全区“雪亮工程”示范点,2015年,根据大连市提出建设“雪亮工程”要求,村委会投入30万元,在26户平房区建成了技防入户试点项目。该项目投入运行以来,2016年1—9月,只发生2起入室盗窃未遂案件,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7起,制止打架斗殴20余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处理家庭矛盾160余起,治安环境好了,百姓受益了,这个项目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