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沈阳公安“年度热语”透析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 发布时间: 2017-01-04 09:43
  岁末年初,省城沈阳有两个会议,在社会各界影响巨大。一个是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另一个就是沈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大会,随即“新发展理念”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引发民众热议。令人兴奋的是,沈阳市决策者们的顶层设计堪称大手笔:2020年把沈阳建设成为引领实现东北振兴的中心城市,2030年把沈阳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
 
  坚持“一切围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转,一切围绕促进沈阳振兴发展干,一切围绕优质高效服务人民发力”,沈阳市公安局继去年4月份出台服务经济发展50条举措后,近日再次推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0条新举措,打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发展和服务群众送上实打实的“干货”“礼包”。



日前,沈阳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大会
 
  热词
  “打板子”“摘帽子”“让位子”
 
  绝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绝不允许对待办事群众冷、硬、横、躲、拖、推,绝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利益,绝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沈阳市公安局
 
  刘国秀要求全市公安机关除政府规定要求必须收取的费用外,市局自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除涉及消防、危爆物品管理等公共安全管理外,不经市局批准,一律不得到企业进行检查。在服务企业和群众过程中,始终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常事快办,对违反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规定的,该“打板子”就“打板子”,该“摘帽子”就“摘帽子”,该“让位子”就“让位子”,绝不姑息迁就。
 
  最新出台的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0条新举措,涉及缩短审批时限的15条,涉及简化办事流程的6条,涉及提供高效服务的8条,涉及纪律保障措施的1条。通过“扒围墙、拆门槛、建通道”,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让人民群众获便利、得实惠,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经营成本。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政策文件送达到全市13.5万余家大、中、小企业法人代表手中,做到了走访率、送达率、回访率和解决问题率四个100%,务必实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条件、执法零差错、工作零投诉、民警零违纪”的目标。
 
  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沈阳市公安局明纪在前,先后制定《关于开展“进企业、送服务、保稳定、促发展”活动“十不准”纪律规定》和《加强软环境建设“二十条严禁”纪律规定》,并聘请纳税百强企业家为特邀监督员。为确保铁纪生威,全市公安机关对倾向性、苗头性违纪问题,及时开展勤廉、诫勉、提醒谈话,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对顶风违纪的行为,敢于动真碰硬,始终保持严查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去年4月份以来,共通报批评11件次,取消评先评优资格4人,停止执行职务1人,免职7人,诫勉谈话6人,诫警2人,立案查处违纪人员11起15人,让动辄得咎成为常态,切实把纪律挺在了前面。
 
  热句
  打造“三个环境”
 
  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治理的“风险点”,紧紧抓住破解难题的“关键点”,精准定位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把防范、打击、整治、管理、服务等工作贯穿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全过程,全力保障好沈阳一方发展、维护好沈阳一方稳定、服务好沈阳一方百姓。
  ——沈阳市公安局
 
  2016年,新一届沈阳市委班子对照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和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开诚布公,直面问题,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营商环境的大提升增强沈阳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在未来的三年里,沈阳市将通过多方努力,完善沈阳的政务、市场、开放、设施、要素、社会以及法治七大环境,使沈阳的营商环境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的水平。
 
  沈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国秀说,辽宁也好,沈阳也好,营商环境确实存在问题。就拿公安机关来讲,个别人把管理当做吃拿卡要,把管理当做自己耍特权。没有把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也没有考虑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沈阳发展,发展为沈阳百姓,就是为每个人自身这个理儿,所以才出现很多执法办案让人民不满意的现象。公安工作就是打造环境的工作,各项管理是环境,各项服务是环境,每一次执法、便民活动,都是在打造环境,都是在服务发展,都是在服务民生,都是在服务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沈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就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就是中心警务。
 
  刘国秀告诉记者,为提高全市公安机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能力水平,沈阳市公安系统紧扣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个总目标,紧密结合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打造“三个环境”:
 
  用真心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严密治安防控体系,做实“四类点位”,筑牢“五道防线”,织密“六张网络”,布设了“八大战区”,开辟了“十大战场”,划分了“十二条战线”,编织起了控制点星罗棋布、巡逻线纵横交错、防控面无缝对接的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式的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犯罪分子想作案的不敢作、正在作案的作不成、作成案的也跑不掉。实现“发案少、事件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总体目标。
 
  用专心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针对交通、消防、治安、户政、行政审批及窗口服务等方面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实施了专项整治行动,逐一列出清单,制定具体措施,列出整改时间表,确保老问题清仓见底、新问题坚持“门前清”。做到有诉必应、有查必果、有错必纠,努力实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条件、执法零差错、工作零投诉、民警零违纪的“五个零”目标。
 
  用诚心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建立为企业特办机制,在户政、出入境、交通、消防、治安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常事快办,能在一线办的事绝不拖到办公室办,能当天办的事绝不拖到第二天办。在全国首创“外商服务站”“驻企服务站”等服务模式,建设了东北首家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办事群众可随时续签、领取港澳通行证;研发了“沈阳易行”智慧交通系统,受到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荣获2016年智慧沈阳优秀项目和创意评选活动项目一等奖。
 
  热话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沈阳是我们共同的名片,沈阳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沈阳这块热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全局每位民警都是参与者、建设者,不能当局外人,不能当旁观者。
  ——沈阳市公安局
 
  2016年以来,沈阳市公安局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民本警务理念,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以突出人民群众公正感为核心,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把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防控各种风险、解决突出问题、公正文明执法、强化社会管理、密切警民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贯穿公安改革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回顾沈阳公安2016年历程,创造性、前瞻性是最大亮点。新一届局党委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自觉登上主战场,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做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指向哪里,工作中心和主攻方向就确定到哪里;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推进到哪里,公正执法和优质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企业期盼和百姓要求在哪里,工作宗旨和警务重点就选择在哪里。哪里是沈阳振兴发展的主战场,哪里就是公安工作的大舞台。
 
  一是开展“进企业、送服务、保稳定、促发展”活动。从去年4月开始,沈阳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关注企业、情系企业、走进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帮助企业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统筹推进软环境建设,确保公安机关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是开展“走基层、联万家”爱民主题实践活动。从去年6月开始,沈阳市公安局组织万名民警“走基层、联万家”爱民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结对子、交朋友、攀亲戚,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
 
  三是开展招手就站、马上就办警务流动服务活动。去年7月,沈阳市公安局启动“人民在我心中,警察在你身边”招手就站、马上就办警务流动服务活动,做到了“民警就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公正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满意就在身边”。
 
  公安机关量身定制推出这“三大载体活动”,不断满足沈阳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待、新要求。公安部、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对沈阳公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