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让平安法治在这里落地生根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 发布时间: 2016-12-23 09:33
黑山县公安局亮点工作巡礼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警示教育”,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这些,只是黑山县公安局工作的一个个小缩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县成为黑山县的关键词,黑山县公安局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安、法治,黑山县公安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情怀,让依法治县落地生根。
 
  特写:
  “人民在我心中”的情怀
 
  前不久,黑山县普降大雪,地面湿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对老年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保障辖区居民生活不受雪天影响,12月9日中午,薛屯乡派出所民警放弃休息时间来到薛屯乡敬老院扫除积雪,为老人出行提供便利。
 
  中午时分,派出所民警带上扫帚、铁锹等工具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扫除积雪。在整个扫雪行动中,大家克服天气寒冷带来的不利影响,分头行动,清除着积雪,整个场面井然有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劳动,敬老院的积雪被民警们扫得一干二净。
 
  清扫结束后,民警对敬老院内的消防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室内配备的灭火器逐一排查、检验。对各个房间的电路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线路老化及私自改线情况,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要求工作人员进行整改。
 
  此次为敬老院扫雪活动,不仅在寒冬里把真情关怀和问候送到老人的心坎上,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民警们的行为也再次树立了人民警察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扬。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今年夏季的一天凌晨3点,正在姜屯镇派出所防汛值班的所长陈伟被电话铃声惊醒,有人报警称:一位年龄在80岁上下的老人伫立在大雨中的姜屯镇市场,神志不清,找不到家。
 
  接警后,陈伟立即带领值班人员赶赴现场。由于当时天正下着瓢泼大雨,车辆已经无法启动,陈伟果断决定带领值班人员冒雨跑步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陈伟很快找到了老人,老人长时间站在雨中,身体已经极度虚弱,说话已经含糊不清。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陈伟果断作出决定,将老人背回派出所!天黑、雨大、路滑,陈伟一边不断地与背上的老人讲话安抚情绪,一边快速往所里返。一路磕磕绊绊,陈伟将老人安全背回派出所,自己的腿也磕出了血。他忍着疼痛,将老人安顿下来,并安排单位值班人员为老人买来食物,给老人补充体力。
 
  老人吃饱喝足,逐渐恢复了意识。陈伟耐心询问老人的基本情况,经过3个多小时的耐心工作,老人终于想起并说出了其儿子的姓名。陈伟立即对老人儿子的信息进行核实,经确认无误后,与值班人员将老人送回家中。
 
  经与老人的儿子王某交谈得知,老人已经84岁高龄,走失整整一天,全家人都非常着急,但是一点线索也没有。王某看到老人平安回家、看到被大雨淋湿的警察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地对陈所长说:“人民警察为人民!谢谢你们。”民警们看到一家人团聚,也就放心转身离开了。
 
  此时,天已经大亮了,陈伟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派出所,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亮点:
  “两学一做”扭转作风务实效
 
  在“两学一做”和“警示教育”活动中,社区警务大队始终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窗口平台,积极转变作风,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近日,大队成功解决一起26年“黑户”难题,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王某1990年出生时,由于母亲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父母无结婚证,更无法申请生育指标,从那时起,因为没有任何手续,王某始终落不了户口。20多年来,为了户口的事,王某一家人多次奔波寻找,可因没有任何手续、证明,加之政策限制,每次均告无果而归。没有户口,王某土地分不上,养老保险交不了,甚至出门住店都不行,吃尽了苦头,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常常暗自流泪,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
 
  黑山县局户藉大厅在审批派出所上报户藉材料过程中,得知了王某的困难。民警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她解决这个实际困难,为她找到合法身份。为迅速找到线索,县局社区警务大队与新兴镇派出所民警做了大量的访查工作,从王某家当年的邻居、村民代表到村会计等人,逐一制作笔录,并在村里调取早年的纸质档案佐证,因时间跨度太长,能够帮助她证明身份的人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徙居外地,民警不厌其烦,扎扎实实走访并通过电话沟通联系,期间,民警累计走访群众20余人,制作笔录11份,证明材料7份。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各项报批审验材料迅速完备,最终,为王某办理了户口,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此举让当事人倍受感动,深刻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怀和温暖,社区警务大队也在“两学一做”和“警示教育”活动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10月6日9时55分,交通派出所驻站民警陈志接到客运站值班站长刘洪涛的求助称:他在候车室巡视时,在锦州方向车辆候车区发现一个遗忘在座位上的书包,应该是去锦州方向的旅客遗忘的。
 
  接到求助后,陈志和指导员焦宝石一起来到监控室,对候车区的监控进行了查看,同时与发往锦州方向及八道壕方向的车辆联系,询问是否有乘客遗失了物品。10时15分,锦州客车乘务员反馈信息,一名乘客将一个黑色书包遗失,并称包内有大额现金。接到信息后,指导员焦宝石与陈志与客运站刘洪涛站长及工作人员一起把书包打开,经过清点,发现包内除服装和洗漱用品外,在包的最下面有用报纸包裹的一万元现金及学生证。10时30分,书包的主人杨某某返回到客运站,民警对杨某某身份核实后,在民警和客运站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把包内物品一一清点,确认无误后交还失主。
 
  同时,黑山县公安局利用高科技引领信息化黑山公安。为提高指挥中心、科技信通科全体人员的视频监控操作能力,切实改善工作效率,适应公安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指挥中心于11月14日下午,在指挥中心大厅组织开展内部员工视频监控操作培训活动,邀请海康威视李哲林工程师为指挥中心、科技信通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活动一开始,指挥中心主任叶凡英首先就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对参训人员进行了动员。随后,海康威视公司工程师李哲林向参训人员简要介绍了黑山县视频联网应用平台的基本技能,重点讲解了黑山县视频联网应用平台的后台维护操作步骤、人脸识别系统的运用、车辆识别系统的运用及95实战平台的操作步骤等必要内容。
 
  活动中,指挥中心参训人员还与李哲林工程师进行了现场互动,就视频软件日常运用及新业务系统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沟通,提出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活动的最后,参训人员逐人进行了操作,确保此次培训落到实处。
 
  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提高了视频监控操作与基本维护能力,为日后指挥中心新系统的运用、更好地配合办案部门侦办案件、处置突发案事件,灵活运用实时视频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
  服务经济优化软环境
 
  今年以来,交警大队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软环境建设重要部署,以全面打造服务型公安交警队伍为抓手,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贴近企业,真诚服务,为优化软环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在软环境建设中,大队主动帮扶黑山县三鸽商砼企业,坚持主动服务走上门、主动清除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交警大队为企业重点车辆年检初审提供便利,采取预约、延时、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便利;主动深入企业为驾驶人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品、讲交通安全课、通过手机短信为广大驾驶人提供路况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提高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确保交通安全;民警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主动优化企业周边交通环境、排查生产经营等方面障碍,认真排查企业内部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努力提升社会亲和力,主动担当优化软环境建设的“排头兵”。大队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审批、便民利民、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一是推行“阳光执法”。围绕“阳光办案、阳光执勤、阳光管理、阳光服务”四个方面文明规范执法,热情服务群众,切实优化公安执法工作。二是加强车驾管便民规范流程,努力提升车管所服务水平。对手续不全的群众,一次性告知缺项内容;推行机动车业务受理、审核、牌证发放、归档的“一窗式”服务体系。三是延长服务时间。在大队办事窗口,全面实行“5+2”延时工作制度。即: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办公外,周六、周日休息日也可正常办理业务。做到了每周七天均可办理业务,极大地方便群众。四是服务公开透明。大队车管所设立专门接待人员,进行解难答疑,方便群众,为软环境建设打造了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