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延伸公安打防控触角 打造基层警务新格局——盖州“一村一辅”密织治安“地网”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刘迎 徐义军 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2-01-21 10:59

  日前,记者从盖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盖州市公安局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延伸公安机关打防控触角,不断推动盖州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新时期农村警务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夯实农村社会治安基础,积极探索,创新推行了“一村一辅”警务管理新模式,收效显著。

  创新机制 提升综合效能

  盖州市位于营口地区南部,东西最大横距8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0公里。盖州市27个乡镇办事处开展调解纠纷、采集信息、巡逻防范、走访宣传等工作牵扯大量警力。

  盖州市公安局党组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坚持以平安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方针,全面推进“一村一辅”建设工作,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按照“政治品行好、群众基础好、身体素质好、当地村中居住、熟知村中情况”原则,于2020年面向社会招聘283名“一村一辅”,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现已逐渐成为民警的“千里眼”和“好帮手”,承担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任务,大大减轻了派出所民警工作负担,极大缓解了警力不足难题。

  2021年1月以来,“一村一辅”共入户走访16万余户40余万人次,走访重点人口6000余人次,参与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排除治安隐患200余起,入户发放预防电信诈骗宣传单两万余张,张贴各类法治宣传海报2000余张,向百姓宣传法律知识40万余人次。

  规范管理 创新社区警务

  为把“一村一辅”队伍建设成为维护全市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全面加强派出所新型社区警务模式,盖州市公安局于2020年10月22日开始,为期6天分3批次对全市“一村一辅”进行全员大培训、大练兵。同时实行严格管理考核制度,社区警务大队联合政治处组织“一村一辅”开展钉钉打卡制度,制定“一村一辅”考核方案、工作纪实表及填写细则,成立基础工作考核小组,负责日常抽查、审核认定分数和考核监督工作。以考核全市“一村一辅”日常工作量和数据真实性为主要考核原则,创新社区警务,实行“积分制”考核,比数量、控质量,通过每月量化考评,最大限度调动“一村一辅”工作积极性,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社区警务基础工作,有效促进“一村一辅”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履职尽责 服务一方百姓

  “一村一辅”工作启动以来,盖州市公安局党组十分重视“一村一辅”队伍管理工作,强调要管好用好这支队伍,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守护好一方平安、服务好一方百姓,全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据了解,推行“一村一辅”警务实现了警务前移,充实了基层警力,有力筑牢了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有效化解了农村基层一线的矛盾纠纷,强化了农村地区的治安治理,打通了农村警务“最后一公里”。

  推行“一村一辅”警务还强化了农村地区的治安管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见警率、管事率,极大减少了各类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

  此外,“一村一辅”实行网格化管理,从源头上加强了社会治安动态管控能力,补齐农村治安防控短板,积极探索农村治安防控工作新模式,是推动社会治理向村委会(社区)延伸的有效途径。作为基层派出所面向农村开展社会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经”,“一村一辅”充分发挥了本村人的先天优势,细心走访,专心摸排,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受到了百姓好评。

  目前,盖州市公安局民转刑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无个人极端暴力案件、命案发生,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明显提升。“一村一辅”警务工作在盖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良好成效。

  后记

  盖州市“一村一辅”成为创新农村警务工作的有效机制,解决了基层警力不充足、矛盾化解难深入、信息掌握不及时、治安管控难覆盖等困扰公安机关多年的农村基层警务难题,形成警力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基层警务工作新格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大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