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2021年度全省政法工作回眸·司法改革|深化改革蹄疾步稳 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邵小桐 文 记者 蔡冰 摄 | 发布时间: 2022-01-21 10:40

  2021年3月17日,辽阳市太子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了高某妨害安全驾驶案,辽阳市太子河区法院院长付晶刚独任审判,太子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宁川出庭支持公诉。

  该案是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妨害安全驾驶罪以来,辽阳市首例妨害安全驾驶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法院、检察院“两长”带头办理大要案,这是我省法院、检察机关积极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省不断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写照。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锐意进取、通堵破题、革故鼎新,切实推动政法工作质量变革、执法司法效能提升,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法治辽宁。用优异的成绩,为全省振兴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会议现场。

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惩戒工作会议现场。

  加强执法司法权运行监督管理

  省法官惩戒工作办公室和省检察官惩戒工作办公室分别逐人汇报惩戒事项,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逐一对应提出初审工作意见,与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票决……2021年10月28日,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惩戒工作会议现场,氛围凝重而庄严。

  这是我省连续第二年开展法官检察官惩戒工作,共对8名法官、8名检察官惩戒事项进行集中审议并票决,最终对7名法官、8名检察官提出惩戒意见,其中,对3名法官、2名检察官提出取消员额资格的意见。

  开展法官检察官惩戒工作,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法官检察官惩戒审议是常态化推进我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工作的重要举措。这次提请惩戒的事项,有从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的案件,也有法院、检察院督察部门自己发现并提请惩戒的案件,实现了对司法权力的制约监督,对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让执法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是政法机关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深入贯彻全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精神,全力推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化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执法司法保障体系、常态化开展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等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强化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职责,形成大监督工作格局。

  省委政法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全省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2022年重点建设任务》,出台了《政法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建设方案》,确立了“一个统领、四大体系”的基本框架,全省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制度机制成果已开始显现成效。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真是没想到,我在澳大利亚这么远的地方也能办理公证业务,你们真是太厉害了!”当本溪市山城公证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为国先生办理公证业务后,他感慨地说。

  本溪市山城公证处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于2021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互联网远程公证业务,开启“零接触”远程视频公证新模式,实现线下“坐堂公证”到线上“零接触服务”的变迁,有效解决了异地办证不便问题。

  申请人国先生远在澳大利亚,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即刻回国,就通过本溪市山城公证处利用“零接触”办证平台系统,成功办理了全市首例跨国遗产继承公证业务。

  通过该平台全程“零接触”“零跑腿”,当天就拿到了公证书,亲身感受到便民服务就在身边。

  过去一年,全省共有37家公证处实现网上办证,14家公证处实现了视频远程办证。

  公平正义,民之所向。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

  2021年11月,锦州交警“24小时智慧车管所”正式启用,实现了车驾管业务由“固定窗口办、固定时间办”转变为“群众随时自助办”,为群众办事开启“加速度”。

  锦州市公安局成功研发东北首个“网络110平台”成为警务改革创新亮点;创新的国内首个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不断换代升级,解决了城市小事故大拥堵的难题;全省率先试行车驾管权限下放及“全业务”流动车管所,让“就近办”成为了现实,一系列的创新应用形成了“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满足需求、高效便捷”的建设应用格局。

  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司法前沿阵地作用,把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全市法院20个人民法庭进行升级改造,建立诉讼服务站,进一步拓展延伸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为让法院工作更贴近百姓、更接地气,全省法院系统扎实推进人民法庭工作。出台人民法庭布局指导意见,设立城区法庭34个、城乡结合法庭96个、乡村法庭182个,建立巡回审判点21个,实现人民法庭司法服务网络化、全覆盖。

  辽阳公安延伸窗口服务模式,在151个行政审批业务中有91项实现一体化平台“一网通办”,群众只要在家里动动手指即可办理所需业务,极大节约了办事时间。

  丹东公安机关在全省政法系统率先成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应该办、无政策障碍”的事项痛快办,“应该办、有政策瓶颈”的个案规范程序、特事特办,“应该办、有政策障碍”的共性问题创新机制、探讨解决,对因政策限制确实办不成事的,及时安抚办事申请人情绪,讲清政策规定,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办事申请人。

  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人民群众切实 感受到公平正义

  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健全执法办案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强化执法责任追究、提升民警依法履职能力……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深入警心。

  省委政法委有效履行协查职能作用,持续推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在全省政法系统通报14件违反“三个规定”典型案件,对长期“零报告”部门和地区点名通报,倒逼各地各部门严格履行记录、上报、追责责任。制定省委政法委《关于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工作办法(试行)》,健全完善内部记录、报告备案、研判排查、内部通报、责任考核、追责保护六项机制,督促全体党员模范遵守“三个规定”,杜绝干预司法、插手过问具体案件、为当事人说情或打探案情行为。

  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司法权监管不到位问题,细化履职行为、划定履职红线、突出案例警示,确保有序放权和有效监督相统一。落实院庭长严格把关、节点控制、集体行权、全程留痕,监管“四类案件”29181件,防止任意裁判。

  省人民检察院将用好刚性监督手段同强化各种监督手段的刚性相结合,努力将更高质效的法律监督工作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大格局。加强与纪委监委、政法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力查办挂牌案件,有力推动了一批尘封多年的大案要案得以攻破,一批涉黑涉恶案件实现重启侦查。

  省公安厅围绕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全面落实“一把尺子”执法标准,执法公开服务平台累计公开警情、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392万余件;开展执法办案系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2493个,整改刑事“挂案”484起。

  省司法厅依托“12348”热线,建成全国首家集狱务公开信息查询、意见建议受理解答等功能于一体的“辽宁监狱狱务公开服务中心”,解决群众问题2.5万件,好评率100%。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省政法机关坚持将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