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停车“乱” 缓解停车“难”
编者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汽车逐渐走入家庭。当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有车生活”,停车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成为了摆在每一个驾驶人和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社会民生课题。
为了帮助市民深度了解沈阳停车现状、准确掌握停车问题症结,真正依靠社会和群众寻求破解之道,并针对静态停车这一“难”和一“乱”,沈阳市公安局给广大市民算了一笔账。

满满当当的停车场
大数据一:
去年注册新车25万辆,可停满20条青年大街
很多市民驾车出行都有一个共同感觉,就是能停车的地方太少了。那么,沈阳的停车泊位缺口到底有多大?
公安机关算了一笔账:目前,沈阳现存停车泊位缺口60万辆,意味着按照只有把沈阳的青年大街、南京街、和平大街等主干骨架路网全部变成停车场,才能满足当前全沈阳市的机动车停放需要。
即便如此,沈阳市飞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将很快造成新的停车缺口。仅2015年,新增的注册机动车辆约达25万辆,停放每辆车至少需要25平方米(含泊位面积和进出通道面积),年需要量达625万平方米,而沈阳青年大街的道路面积约3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仅每年沈阳新注册的机动车,就可停满20条青年大街。
由此看来,造成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源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道路与配套设施建设、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客观矛盾,面对这个客观矛盾,沈阳市公安局把静态停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充分从市民角度出发,一方面强化管理,全方位规范静态停车秩序;另一方面,从扩展停车资源、用好停车泊位、提高停车效率环节入手,想方设法、创新招法、穷尽办法,全力以赴为市民缓解客观存在的“停车难”问题。

马路两旁施划停车位
大数据二:
净化道路306万平方米,主干道通行效率提高15%
违法停车现象对道路交通的最大危害就是妨碍道路通行,造成交通瓶颈,降低通行效率。沈阳市公安局今年重点开展了主干道拖移严重违停机动车专项行动,采取集中整治与常态整治相结合、白天整治与夜间整治相结合、全警整治与媒体随警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共拖移违停车辆2191台,相当于为沈阳市主干道及时消除了2000余处瓶颈和堵点,使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15%。
与此同时,仅在今年9月份开始的沈阳全市“降事故、保畅通、打黑车、强管理”专项行动中,全警参与针对违法停车现象开展集中治理,就纠正查处违法停车行为12万余件,净化了因违法停车占用的道路资源306万平方米,等于为市民出行清理出整整10条青年大街的道路面积。
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路面查处违法停车行为达120余万件,被这些违停车辆占用的道路资源,相当于沈阳到北京高速公路全程的道路面积。
大数据三:
清理停车泊位8000余个,解放停车面积约30万平方米
面对停车资源缺口,个别单位、个人把停车泊位当成了存放废弃车辆或物品的“私占地”;还有的单位和沿街商户,通过在门前设立地锁、地锥,将本属于公共资源的停车泊位“占为己有”,让本就紧张的停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为了还位于民,沈阳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清理非法占用公共停车泊位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擅自设置地锥、地锁等障碍物影响停车泊位使用违法行为依法强力查处,共清理停车泊位8000余个;同时,对废弃机动车实施“清缴行动”,共清理废弃车辆4000余台。
沈阳市公安机关通过清缴行动还位于民停车泊位共1.2万余个约30万平方米,相当于近5个市政府广场大小的停车场面积,市民为之拍手称快。
沈阳市和平区砂山、长白地区居民密集、交通繁忙,在为市民施划的停车泊位内,却常年被大量破旧、报废的机动车辆占用,周边居民无法停车,有的废弃车辆还严重占用了人行盲道和消防通道,群众意见很大。
对此,沈阳市公安局专门组织开展了集中清理行动,对上述地区违停废弃车辆进行劝离、清理,对其中发现的2台存在达到报废标准嫌疑的车辆依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实施强制报废,对15台长期停放存在被盗抢嫌疑车辆依法扣留进行调查,让该地区居民为之拍手称快,大大缓解了周边居民的停车压力。
大数据四:
电子警察让50余条街受益,建抓拍违停电子警察351处
近年来,沈阳公安全面推进“全警管交通”,对违法停车行为更是由公安交警、分局民警共同开展纠违和查处工作。但是,在庞大的机动车数量面前,单独依靠警力开展违法整治显然无法覆盖全市各条街路,而很多违法停车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定时、不定地点的偶然性,大多数违法停车驾驶人心存遵警不守法的侥幸心理,管理效果很不理想。
对此,沈阳市公安局把高科技手段引入静态停车管理工作之中,研发出可自动拍摄违法停车行为的电子眼,并在沈阳市三好街、黄河大街、崇山路、东贸路、滂江街、小河沿等违法停车现象较为集中的路段投入使用。
通过电子警察的24小时值守,彻底改变了许多街路曾经让市民为之“堵心”的违法停车乱象。
截至目前,沈阳市已建抓拍违法停车电子警察351处,今年以来共抓拍、录入违法停车行为28万余件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街路停车秩序问题,消除了50余条主次干道的道路交通瓶颈,效果有目共睹。
大数据五:
规划17万个泊位,解决4800个临时停车需求
为了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尽可能地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沈阳公安可谓费尽心思、绞尽脑汁,通过不断挖潜道路资源,共设置了9.7万个路内停车泊位。为了解决这些泊位当中部分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停车秩序较为混乱的情况,将其中289处共3.49万个停车泊位经过招标拍卖,实行收费管理和有偿看护,有效解决了这些泊位车辆周转率低、停车不规范的问题。
针对沈阳市部分学校接送学生时段、医院周边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秩序混乱、影响道路畅通等问题,对南京一校等26所学校及盛京医院周边,设置27处限时停车街路,解决4800个临时停车需求,进一步规范了静态交通秩序,切实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
针对重点医院、学校、商业街区停车问题,对三好地区、北行地区、小北地区、铁百地区等周边40多个弃管小区4000余个泊位向社会全天候开放。
从实际效果看,公安机关通过上述各种方式,精打细算地规划出便民停车泊位共17万余个,有效满足了数十万台次机动车临街的短时停放需求,缓解了一些停车热点地区的供需矛盾紧张问题。
为沈阳公安智慧交管点赞
沈阳市公安局作为停车管理责任部门之一,将全市静态停车管理工作纳入“助推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战略布局,以“缓解停车难、治理停车乱”为主线,通过上述一系列创新措施,全力攻坚静态停车管理难题,为市民停车难寻找解决之道。面对如今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不为沈阳公安的智慧交管点赞,为沈阳交警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