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用“三心”诠释最好的担当——记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秘书、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张皓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1-10-22 10:29

  个人简介

  张皓,201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21年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不知不觉间,我已在法院工作了13年了,基本上没有离开办公室这个地方。”“80后”张皓戴着厚厚的眼镜,面庞白净,气质斯文谦和,他专注的眼神、对细节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的措辞,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一问一答间,记者了解到张皓的工作常态——每天接打电话几百个,常常加班到凌晨。紧绷的神经和不规律的作息持续了5年多。

d2a0cdf715b34b9ab76fafb5e299f751

  用责任心诠释真实的敬业

  “我没什么能拎出来的‘事迹’可讲,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放在办公室的工作上也适用,任何琐碎的工作都有意义。”

  张皓告诉记者:“办公室的工作看似微小琐碎,很多时候,我们工作的意义并不明显,只有从全局的视角思考这份工作在整个流程中起到的作用时,才会看清它的价值。”

  “张皓对待工作特别有责任心,有一种执着劲儿,爱岗敬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张皓同处一个办公室2年多的刘宗雳说,张皓将其高度负责的态度外化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实际工作中。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皓以强烈责任心坚守岗位、冲在院机关防疫一线,农历大年初四就从朝阳老家返回省法院上班,在院机关实行弹性工作期间刚性执行抗疫任务,全年无休。同时积极履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服务和保障任务。

  “工作和我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它锻炼我,我成就它,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需要我日积月累的进步。”对于同事的夸赞,张皓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用进取心诠释纯粹的热爱

  越是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筹备工作的重要性才越能凸显出来。

  张皓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参与全省法院院长会议的筹备工作时,老科长说过的话,“毕健伟科长(时任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做的工作面对的是全省128家法院,每一个在会务工作上出的错,都是不可弥补的。”张皓说,当时核对会议名单时,毕健伟指出了“个别法院名称表述不规范”的问题,在进行了逐一的确认和修改后,张皓将全省三级法院的规范称谓渐渐烂熟于心。

  “在会议服务工作中,我也曾有过打错座位图上名字的情况,当时看到已经印好的座位图,脸红得像发烧,心里太难受了。”张皓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尽管突发性的会议多,协调任务重,筹备时间紧、标准高、细节多,他在会务工作中再也没有出现“忘”“漏”“错”的情况,“把每一次会议当成新的会议来筹备”成了他对工作的自我要求,“无过就是功”也成了每次顺利筹备会议后的自我勉励。

  张皓坦言,从青涩的大学生到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人员的转变,靠的就是经年累月地在一件件具体的事、一项项具体的工作中的坚持和磨砺,“我的日常工作就是会务和文件这两件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职责所在、无可厚非’罢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深藏着纯粹又炽热的情怀。

  用事业心诠释踏实的付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2008年进入省法院工作后,张皓先后履职过多个岗位,无论是网管、信息、文电岗位,还是机要、保密、秘书岗位,都留下了他的汗水。

  “我们所做的工作,就如同法院这个大机器高速顺滑运行所需的‘机油’,虽然不能像法官一样手持法槌审判案件,但我坚信,作为法院人,我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在需要时挺身而出,就是最好的担当。”张皓如是说。

  记者手记

  在使命面前挺得出,在困难面前冲得上,在繁琐的任务面前担得住,采访中,张皓向记者展现的是一个优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担当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同事们给张皓的评价,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让组织托底、领导放心、同事信服,诠释着他所追求的最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