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朝阳县:多元化解矛盾,守护一方平安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董楠 | 发布时间: 2016-12-05 10:15
创新让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
 
  编者按:
 
  小矛盾的不断累积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确保一方和谐稳定的基础就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朝阳县下辖28个乡、镇、农场和街道,总人口56.4万,其中农业人口53.1万,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朝阳县以农业人口居多,而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这里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建设、诉调对接、交调对接、医调对接……朝阳县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方式方法有效维护了一方的和谐稳定。
 
  近日,记者来到了朝阳县,通过实地采访切身感受到了他们通过开展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给居民带来的平安。



现场化解矛盾纠纷



排查纠纷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
  化解矛盾从网格做起
 
  无论村还是社区,网格都是其中的一个小单元,而每位居民正是这些小单元中的一员,矛盾纠纷也是从这里面产生。因此,充分发挥网格化建设工作的作用就能进一步推动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有效地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日,记者见到了朝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修树义,通过详细交谈记者从中了解了他们通过网格化建设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具体做法。
 
  修树义告诉记者,朝阳县共有28个乡镇(场、街道)、299个行政村(社区),为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他们进一步完善了网格划分,共划分基础网格733个。
 
  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90%的县来说,能够及时妥善地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是维护全县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朝阳县十分注重乡村网格化建设,在299个行政村(社区)中均设有了网格长和网格员。他们活跃在居民中间,通过与居民聊天、入户排查,切实地将矛盾纠纷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为了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他们充分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在全县招募平安志愿者16800人;组建专职巡逻队28个,有专职巡逻人员191人;组建兼职巡逻队28个,招募兼职巡逻人员3429人。记者了解到,这些平安志愿者和巡逻队员既担任巡逻员又担任调解员,无论在哪个村或社区,在矛盾纠纷调解的现场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修树义告诉记者,土地二轮承包时,黑牛乡荒地村村民王某等23人将土地交由王某某经营,王某某答应秋收后按人口平分经营收入。就在这个办法执行一年后,粮食和土地涨价了,王某等23人打算多要些钱,王某某不同意,因此引发了矛盾纠纷,并争执多年。去年,王某某去世了,土地转为其儿子经营。今年6月13日,王某等人找到其儿子要地导致矛盾纠纷再次发生。该村网格员了解情况后找来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依法调解使王某等23人同意继续让王某某儿子经营土地,有效地化解了这起矛盾,并预防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人民调解队伍
  提升队伍矛盾纠纷化解力
 
  众所周知,人民调解最大的特点就是扎根基层,往往都要在田间地头达成一份调解协议,付出的精力甚至比审理一件案件、下达一次判决要多得多,跟当事人几次甚至几十次的沟通、协商,从相互要求的很大差距到达成一致,是需要调解员付出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的。因此朝阳县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十分注重群众基础,进一步完善了“三级调解”机制,壮大了人民调解队伍。
 
  采访中记者来到了朝阳县司法局,身为司法局副局长的郭丽就该县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情况向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
 
  “朝阳县现有28个乡镇调解委员会,有专职调解员56名;300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共有362名专职调解员。”郭丽报出这组数字时,记者在她的脸上看到了满满的自信,也正是因为这些调解队伍的存在才把矛盾纠纷很好地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郭丽告诉记者,专职调解员的配备不但壮大了调解队伍,更增强了调解力量,使信息报送更加及时、准确,为有效分析形势、掌握纠纷动态、部署稳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大大增加了矛盾纠纷的调处率。
 
  记者了解到,在选择专职调解员时,他们秉承热心、爱心和责任心的原则,选择熟知村内情况的人员担任。目前,朝阳县每个村都设有一名专职调解员,他们每天对发现的可能引发的纠纷进行梳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矛盾纠纷时就协调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处理,有效地预防了多起即将激化的矛盾纠纷。
 
  也正是在这种工作态度下,在朝阳县境内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民调解员。朝阳县南双庙乡司法所所长杨兴和非常热心,经他手调解的矛盾纠纷数不胜数,全乡一半的人都认识他,当地村民和其他调解员对他的评价更是赞不绝口。在他的带领下,当地调解员也以细致入微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赞许。
 
  郭丽告诉记者,有一年南双庙乡政府所在村搞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公路拓宽,严禁在公路两侧堆放柴火,不准随便倒垃圾、建立垃圾焚烧点,但村民却非常不理解。为此,杨兴和与村调解员每天行走在村内的大街小巷,了解群众的思想情况,向他们讲解相关政策法规,使村民们知道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
 
  除此之外,朝阳县还选用或聘用老党员、老教师等“民间能人”做调解员,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并积极完善矛排协调会议制度,加大排查主动性,及时准确掌握纠纷情况,强化科学预警、提前处置、分析研判、高效化解等环节,坚决避免矛盾纠纷升级,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为提升广大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他们定期开展培训,使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并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协调会,邀请律师或有关专业人员参加帮助解决纠纷等。
 
  关键词:行业调解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诉调对接、医调对接、交调对接,这几个词语对于生活在朝阳县的居民来说已经耳熟能详。朝阳县以县为单位组建的大调解中心,主要依靠的正是这3个专业调解委员会的6名专职调解员和全县乡、村调解员。
 
  修树义告诉记者,调解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受理道路、医疗、劳动人事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纠纷,主动帮助乡镇调处一些疑难复杂的纠纷等。
 
  记者了解到,朝阳县大调解中心的建立一方面整合了全县的调解资源,又可以使在乡镇调处不成的纠纷到县级有个出口,减少了信访案件的发生,还可以在全县角度统筹处理一些纠纷,强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绝对数也在逐年攀升,传统交通事故处理现场勘查和调处全部由交警来完成,然而交警部门精力和警力是有限的,交警既是勘查人、证据调查收集人,又是调解主持人,而且当事人对调解的公正性存在质疑,常导致出现不满情绪,因此朝阳县于2013年4月份成立朝阳县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
 
  郭丽告诉记者,推行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后,不仅方便了群众,缩短了事故处理时程,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而且减轻了交警的工作压力,提高了人民的满意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截至去年年末,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共调解交通事故纠纷56起,调解成功54起,成功率达98%。
 
  2014年朝阳县成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他们分别选择了一名卫生局工作人员和一名律师在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从事调解工作,成立两年来,他们调解了多起医患矛盾纠纷,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可。
 
  今年4月份,朝阳县居民朱某手臂疼痛来到医院就诊,但因医院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导致手臂骨折而产生了矛盾纠纷,医调委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医院和朱某进行沟通,最终使朱某获得了1万元的赔偿金,双方握手言和。
 
  2015年,朝阳县继续成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将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在了朝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并配备两名专职调解员负责无偿对人民法院在立案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或法院委托的民事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成立至今,朝阳县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2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32件、邻里纠纷41件、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9件,调解成功82件,成功率100%。不但节省了有限的诉讼资源,缓解了法院审判工作压力,还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采访最后,当记者谈起朝阳县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时,修树义这样对记者说:“社会和谐稳定非一日之功,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