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县人民法院不断改革创新
编者按: 推行院长带头办案、加强责任追究、着力推行文化建设……在依法治省的大潮之下,黑山县人民法院顺势而为,努力提升自身工作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改革、创新、发展成为黑山县法院的关键词,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黑山法院模式”。
一年前,锦州市首个巡回审判点在黑山县段家乡挂牌成立,开始办公,标志着黑山县人民法院设立巡回审判点工作全面启动。

康赢健院长在做当事人调解工作
黑山县人民法院以设立巡回审判点为契机,把“送法上门、巡回办案、就地开庭、便民诉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黑山县人民法院在县司法局的大力配合下,决定在15个乡镇司法所设立巡回审判点,巡回审判点辖区内涉及简易程序案件、小额诉讼案件等将在这里开庭审理。近期内,这15个巡回审判点将陆续挂牌办公,届时一个辐射全县的便民诉讼网络即可形成。巡回审判点的设立,既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对接,有利于法官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更方便了群众诉讼、节约了群众诉讼成本,同时又会达到审判一案教育一方的法律效果。而上述的这些,只是黑山县人民法院推动改革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院长带头办案引领新风
积极响应司法改革号召,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让院领导跳出行政权圈子,走向审判前沿亲历审判,早在一年前,由党组书记、院长康赢健带头,黑山县法院全体班子成员走出办公室,威坐法徽下,敲响审判槌,一改往日只通过行政化方式对案件质量进行管理的做法,直接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
为了强化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庭长的审判职责,进一步实现“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理念,该院还制定了《黑山县人民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办案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庭长办案的机制、数量、责任等等。打破了以往院领导只负责组织、指导、监督而不亲自办案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行院长带头办案新机制。
近期,以“院长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康赢健院长携四位副院长深入人民法庭,担任起审判长,一周内共审理案件10余件。案件类型以派出法庭涉及最多的离婚和赡养案件为主。院领导们的庭审强调以程序促公正,整个庭审活动张驰有度、规范高效。在确保程序价值的基础上,领导们在庭前调解和庭上调解环节做了更多努力,绝大多数案件都实现了调解结案,给法庭的法官们做出了很优秀的示范。
院长驻庭期间,法官们纷纷表示压力与动力并存,压力在于精神比平日工作更要高度集中,立案、庭审、调解等各个环节均极力避免任何瑕疵的出现。动力在于通过观摩院长的示范庭,学习到很多优秀的细节和技巧,同时被领导们严谨、诚挚的工作作风感染,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身为法官的责任感与尊荣感,表示自己也要将这种工作作风和精气神带到工作中去,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人民法官。群众则表示院长亲自断案拉近了法院和群众的距离,人民法院的领导不再是以往印象中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而是更加贴近群众的,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审判的公正和化解纠纷的诚意。
康院长强调,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审案将成为一个常态化机制,除了参加典型案件的审理外,更要侧重承办涉诉信访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新型案件或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各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庭长要加强学习,保证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常更常新、与时俱进,确保案件的公正高效,为全院法官做好示范与表率。

康赢健院长担任审判长主持庭审
加强责任追究,提升案件质量
近年来,黑山县法院把强化瑕疵案件责任追究作为提高案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自2014年起对全部发回重审案件和检察院抗诉案件进行了评查,对案件被评查为一般瑕疵案件的11名承办人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取消了其中两人当年评先选优的资格。
首先是建立评查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瑕疵案件评查专题审委会,由审管办同志负责梳理需审查评定的案件,案件承办人须在会上做汇报,说明案情、裁判理由等相关情况,审判委员会委员进行讨论,并投票表决其是否属于瑕疵案件,若存在瑕疵是一般瑕疵还是严重瑕疵等。会后由纪检组长牵头,与监察室同志一起做好通报及相关处罚工作。
其次是严格界定瑕疵案件标准。制定《黑山县人民法院错案及瑕疵案件责任追究办法》和《黑山县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查细则(试行)》,根据案件存在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案件分为一般瑕疵案件、严重瑕疵案件和错案,并严格界定各类案件的认定标准和追责标准。法官因对事实的认定以及法律的适用等认识上的差异造成案件发回重审、抗诉、被举报等的,不属于承办人的故意;程序错误或由承办人自身以外的其它原因而影响了案件质量的,需视情节认定为一般瑕疵、严重瑕疵或错案。
同时拓宽错案、瑕疵案件的发现路径。由对发回重审案件和检察院抗诉案件的评查扩展到对被上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和按审判监督程序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执行复议、执行监督程序中纠正的案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上级机关转办的案件中确有差错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的案件中确有差错的案件,来信来访中确有差错的案件,检察机关抗诉案件中确有差错的案件,纪检、监察执法执纪检查中查证确有差错的案件,确认为审判、执行违法和国家赔偿等案件进行评查。发现渠道的扩宽,更易于瑕疵案件的发现与整改。
打造“两评查”常态化,从源头减少瑕疵案件的产生。制定了庭审评查考核办法和裁判文书评查标准,成立了党组书记、院长康赢健任组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为成员的考评小组,自2013年开始坚持每年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评查活动。对考评的庭审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打分、现场讲评;对考评的裁判文书建立评查台账,一案一表,按照评查内容逐项进行打分,对扣分事项要详细填写扣分理由。评选出的优秀庭审,由其合议庭或承办人召开观摩庭供大家学习;评选出的优秀裁判文书在法院大厅集中展示,并由获奖者给全院法官讲授法律文书写作课。活动的开展既调动了法官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瑕疵案件的产生。
文化建设推动改革发展
黑山县人民法院围绕“理想信念”、“公正司法”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激发了全院干警爱岗敬业、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使法院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在2013年度锦州市基层法院综合评比中,由原来的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一位。
抓精神文化建设,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法院党组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队伍建设的第一位,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使全院干警自觉从思想上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抓审判文化建设,落实司法为民理念。通过组织开展“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公正司法”专题研讨,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努力为人民群众参与各项诉讼活动提供热情、合法、高效的服务,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抓行为文化建设,创建高格调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相关节假日、纪念日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丰富法院文化内涵。如:在“十一”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在“七一”开展以党的宗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在“五四”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在“三八”开展以巾帼建功、争当人民满意女法官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在新年春节期间,该院连续两年举办“迎新春文艺联欢会”,干警们争先登台演出自编自导的小品、相声、诗朗诵等文艺节目,抒发爱岗敬业的情怀,展示奋发有为的风采。
抓廉政文化建设,培养廉政司法品格。院党组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法院局域网设有教育专题,干警们随时从局域网上收看警示教育片。法院电子显示屏、大厅楼道等处悬挂以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格言警句,组织干警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时刻提高干警自醒自律,使干警们敬畏法度、知荣明耻、自觉廉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