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于秀俊,1965年出生,2019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被省委记一等功。2021年7月,被省委授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丹东市振安区太平湾街道是个村中城,地处边境风景区,流动人口较多,人员构成也相对复杂。于秀俊自2015年任太平湾司法所所长以来,总是想尽办法化解社会矛盾,几年来,他的一双脚走遍了太平湾街道的角角落落。
调解在第一线
日前,记者跟随于秀俊去调解一起邻里纠纷。于秀俊个子不高,虽然很瘦,但走起路来很有精气神。太平湾街道的居民非常熟悉这个身影,在街路上遇到时,就会招呼一句:“于所长,去哪里忙啊?”
当天调解的邻里纠纷是一起一楼住户下水道返水与楼上住户发生矛盾的事件。于秀俊告诉记者,这里的楼房大多是老旧楼房,下水管道堵漏的事情时有发生,事情不大,但有的时候调解起来非常棘手。
在于秀俊的工作下,楼上楼下的住户停止了争吵,商量找工人疏通管道。于秀俊又叮嘱楼上住户要理解楼下住户的心情,使用下水道时不要扔杂物。
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于秀俊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每当有矛盾纠纷需要调解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纠纷现场,及时稳住当事人情绪,防止矛盾纠纷升级。他担任太平湾司法所所长以来,无一例矛盾纠纷因调解不及时而导致上访和民转刑案件发生。
在纠纷调解过程中,于秀俊通过接地气的沟通交流,使当事人对他产生了信任,主动和他交流。于秀俊对记者说:“有些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多次调解都没有调解成功,当事人都失去了信心,有的当事人主动找到我对我说:‘于所长,谢谢你,我起诉吧,不调解了。’但是我始终不会放弃,最终将一件件疑难复杂的纠纷圆满调解成功。”一身力出尽,不怕事不成,这是他从事基层工作多年的切身感受。
普法在第一线
于秀俊深知老百姓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秀俊结合地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村(社区)举办法治讲座、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印制法治宣传资料,每年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到当地学校上法治课,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为构建平安和谐太平湾奠定了基础。
嗜酒成性的刑满释放人员陶某无正当职业,没钱喝酒就想打歪主意,于秀俊就经常对他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警告他不要违法乱纪,劝说他戒酒,并积极联系多方人员为陶某找了一份工作,陶某有了稳定收入也树立了生活信心。于秀俊常说:“监管、帮助教育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消除社会隐患,就是帮助社区居民,大家都好了,社会才会好。”多年来,于秀俊竭尽全力地帮助特殊群体,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辖区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无一重新犯罪。
抗疫在第一线
从事基层司法工作以来,于秀俊被同事们称为“调解专家”“金牌调解员”,除了基层司法工作,他还参与基层政府的其他工作,周末、节假日经常不休息,工作也不分白天黑夜。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于秀俊带领另外一名同事对重点区域进行网格化、“地毯式”排查,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排查不留死角。一个暴雪天里,于秀俊脸被冻得铁青,一双鞋也被雪浸湿,但他仍然强忍着胃痛坚守在疫情防控点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秀俊一直扎根在基层,服务百姓,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受当地群众认可,用自己的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记者手记
采访中,于秀俊对记者说:“老百姓出于对你的信任,找到你,你不帮着解决行吗?对矛盾纠纷我们要始终保持耐心、信心和恒心。”在于秀俊心里,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认可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