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我做警察的朋友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杨清林 | 发布时间: 2021-09-03 10:19

  我做公安新闻24年,写了很多有关警察的文章,交了很多警察朋友。涵盖诸多警种,他们多在一线工作,有的是我人生过往,有的是我一辈子哥们儿。因为对这种职业的理解颇深,所以我写的文章被很多警察认可,说我写出了警察的感觉。

  时间很奇妙,消减了岁月,积累了年轮,渐次到了可以回忆的年龄,再掰着指头数数我采访过的人,忽生感慨:谁也无法逃脱时间的冲刷。

  我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全公社十三个大队只有一个警察,时常见到他自己骑辆破自行车,挨个村子转一圈,就天下太平了。那位警察的儿子和我是同学,后来我的好朋友考上警校,穿身制服,别提多神气,当时我在读大学,特意借来他的警服大衣试穿一下,也跟着神气一把。再后来我介入公安新闻,天天和警察打交道,慢慢地体会到穿上警服那种常人不具备的气质。久而久之,就融入了这个群体,成了警察的朋友。

  这些年我亲眼看着警察肩上越来越繁重的担子,很为他们的健康担心,实在讲,这个群体都处于亚健康之下的状态。可是这个国家不能没有警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警察,社会秩序将会咋样?我采访的第一位警察,侦破一桩系列诈骗案子,从上线索到侦查,再到把骗子抓住,都是他一个人,而真正跟着他的,是他还不到五岁的孩子。因为离婚了,女方不要孩子,他自己带孩子,值班时就把孩子带到单位,父母岁数大身体不好,只能靠自己。稿子见报后,他和我喝一次酒,喝着喝着他就流泪了。男人看见男人流泪,往往很震撼,那一场震撼,促使我写了很多有关警察情感的文字。

  还有一位警察大姐,搞了一辈子案子,帮助无数人讨还公道,自己却被骗得很惨。骗她的人是她的好朋友,那个好朋友专门以各种理由向熟人借钱,借了就不还,累计百万之多。警察大姐无奈之下把最擅长借钱的好朋友推进高墙内,而她自己为了帮助一位被欺负得更惨的被害人讨还公道,生生累死了。我参加了警察大姐的葬礼,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因为她帮过的人太多了。

  曾经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写好公安新闻,我直言不讳地说,走近警察,了解警察,才能写出警察的感觉。

  还有人说,跟警察处不透,警察翻脸不认人。其实这是误解,警察的思维和常人不同,他们的准绳感是常人不具备的。理解或者接近理解这种准绳感思维方式,和警察交朋友也就不难了。

  2000年,我参加湖北武汉的公安笔会,结识了一批专门写警察的文友,他们笔下的警察形象生动活泼,充满人情味。当时警察题材的影视剧、小说、报告文学非常热门,我从那次笔会之后尝试写公安小说,居然也有点意思,许多警察看了都说那就是警察的感觉。说来说去我还是文字匠,是写警察稿子的“熟练工”。因为实在是太熟悉了,一路写下来,找到了其中的乐趣。

  无论怎么说,警察的故事多得写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