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时起就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此后的人生旅程中也一直以雷锋日记中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来鞭策自己,可以说,雷锋精神一直熏陶、影响着我的过去和现在。“八一”前夕,我又一次在“学习强国”平台,认认真真地把《雷锋在1959》看了两遍,每看一遍都能让我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沐浴一次榜样的光芒。
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奋斗,这是《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最直观印象。在那个大建设的艰苦年代,鞍钢总厂应该是条件相当不错的大单位,推土机手这份职业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技术工种,但当祖国建设需要的时候,雷锋毅然决然选择的是去条件更加艰苦的辽阳弓长岭投身焦化厂的建设。他情愿去吃苦,因为他有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志向,正像他在送给工友小易的日记本上写下的:“船能够乘风破浪才能前进,人能够克服困难才能生存。”
通过加倍努力积极热情工作去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雷锋面对不同评价所抱持的乐观态度和方式。面对师傅“多高就是多高,别整些假的”“英雄是用命拼出来的,不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这些误解,雷锋做出的是教科书式的回应:“只要我加倍努力积极热情工作,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会用自己的表现让师傅喜欢我。”他加班加点抢进度、冒雨抢盖水泥……在焦化厂短短142天的时间里,雷锋用行动表现出来的真诚一次次感动着师傅,自然也赢得了师傅的认可和欣赏。
既做好自己也带动大家,是我在这部电影里感受最深的雷锋情怀和可贵精神,也是雷锋之所以伟大、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时代价值的具体体现。受师傅冒死将代表祖国人民深情厚谊的苹果送上阵地主峰的使命精神所感染,雷锋也像完成使命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堪称做好自己的标杆。而当组织上担心年轻人面对艰苦环境吃不消挺不住时,雷锋不仅自己坚决留下,还用真情留下了一度动摇想打退堂鼓的苗子、引来了渴望体现人生价值的小易……正像他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朵鲜花打扮不出春天的美丽,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一个半小时的光影再现,浓缩了雷锋在1959,特别是在辽阳弓长岭焦化厂142天的奋斗足迹,展现了雷锋在这个阶段的闪光青春和不朽精神。回想小个子雷锋站在行李箱上那组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我不禁慨叹:就是这样一位站在行李箱上还没有别人高的雷锋,却让国人为之感动了半个多世纪,因为雷锋不仅仅是军中的楷模,雷锋精神的伟大高尚早已闪光华夏,也必将永世相传!
(作者单位: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