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中有立,锐意创新!他和团队成员逆风而行,只为助力企业向阳而生。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上,他们风雨兼程,不辱使命。
任延光,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指导处处长、三级高级法官,曾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一等功、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
2016年以来,任延光先后成功审理了一系列疑难复杂、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司企业破产重整案件。
开出“药方” 为企“治病”
任延光是东北特钢破产重整案的主审法官。他从2009年开始审理案件,东北特钢是一个“巨无霸”企业,任延光一时间摸不到头绪,找不到脉搏,更不知道该怎样“开药方”。不过他知道,东北特钢的“病”必须根治,这关系到近万名职工的生活保障,关系到大量上下游企业的生死存亡。
任延光和同事们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打破“门第之见”,最终成功引入中国特大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作为东北特钢重整投资人。
化解债务危机有了基础,但就在他们全力推进的时候,债券市场的投资人要求对债券进行刚性全额清偿。此时,东北特钢资不抵债,普通债权人面临损失,刚性清偿不仅有违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也是对普通债权人的严重不公。他们顶住压力,平等保护了同类债权人的权益,也使债券刚性兑付这一不合理惯例彻底成为历史。
企业“得救” 焕发新生
东北特钢破产重整计划在表决时获得高票通过。该案件作为人民法院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通过审判行为深化国企改革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战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案例,被写入了2018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最高院院长周强所作的《关于人民法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里再次提及这一案件。
任延光带领合议庭裁定批准东北特钢重整至今,东北特钢已经走过了3年多的时间。3年来,东北特钢坚持弘扬东北特钢优秀的企业文化,全面引入沙钢集团的新理念、新机制,生产经营绩效稳步回升。2019年,东北特钢铁、钢、材产量分别比2017年增长46%、39%和40%。进入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重新扬帆起航。
面对成功,任延光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感触。必须拼尽全力,哪怕有一分的可能,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重整企业 峰回路转
天宇系制药公司由于过度举债、管理不善,2015年所属关联公司陆续停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生产抗病毒、抗生素、提高免疫力等与抗击新冠肺炎相关药物的企业,天宇系制药公司及多数债权人向法院和管理人表达希望企业早日恢复生产共同抗击疫情的呼声。
任延光调研得知,天宇系制药公司拥有有效的药品生产许可和多项药品批准文号,完全可以继续为社会服务,必须救活天宇系制药公司,为抗疫助力!他和团队成员制定了重整计划,然而由于企业停产已久,各类资质需要重新认证、核查、备案,又因为厂房土地破旧、水电供应受限,投资人兴趣不大,再加之个别债权人期望值过高,重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法官所遵循的理念、采取的方法往往决定了案件的最终走向。经过再三权衡,他们选择依法履行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职权,排除一切干扰,固定重整成果,挽救企业于生死之间,所有动作一气呵成,药厂起死回生。
2020年疫情期间,天宇系制药公司向武汉提供价值2000万元的药物,完成对武汉重点疫情防控医院的首期供药行动。
任延光说,自己有幸见证和参与这样的历程,也愿意帮助更多困境中的企业峰回路转、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