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一人“闲不住” 换来百姓安——记昌图县司法局双庙子司法所所长刘瑞杰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1-06-08 09:45

  个人简介

  刘瑞杰,1972年出生,先后荣获铁岭市先进法律服务工作者、铁岭市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GetAttachment (1)

  “我曾在镇里干了10多年妇联工作,做司法工作13年来,我由一个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在大家眼中,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刘瑞杰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嘴脚“闲不住”

  百姓称她“穆桂英”

  “她嘴闲不住,脚也闲不住,像穆桂英,阵阵落不下,我们镇上8个行政村、1个社区的犄角旮旯她都去过,95个村民小组组长没有她不熟悉的……”提起刘瑞杰,双庙子镇党委书记王延年称赞有加。

  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宣传是司法所的重要职能。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刘瑞杰坚持每学期都到辖区中小学校组织全校规模的法律讲堂,教育孩子们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学校的行政校长换了好几届,她这个法治副校长却一直坚守在学校法治宣传的讲台上。

  为增强辖区群众法治意识,休闲广场、田间地头、农家炕头都成了刘瑞杰的普法宣传阵地。走村串户成了刘瑞杰的必修课,调解矛盾纠纷有她,村里分地有她,换届选举有她……每一次,她都根据实际情况普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识,辖区群众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昌图县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股长杨敬文介绍,刘瑞杰和孙中文、刘国春都是昌图人心中的“老司法”,由他们主持的“老司法说法”栏目已在昌图县融媒体广播电台播出5年多,共350多期,听众多达3600万人次。

  定期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成了刘瑞杰和同事们每月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普法的同时,积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截至目前,双庙子镇共有在册安置帮教对象41人,重点帮教对象6人。刘瑞杰和同事们通过对安置帮教对象的帮扶、教育、管理和服务,使他们逐渐重新融入社会。多年来,从未发生涉及安置帮教对象的重大刑事案件。

GetAttachment (2)

刘瑞杰(左)回访社矫对象

  脑子“闲不住”

  化解纠纷有新招

  矛盾纠纷产生于基层,也要化解在基层。要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要发挥好基层调解员的作用。

  刘瑞杰严把调委会调解员的选拔关,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出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的“三高”人员进入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人民调解员。同时,把多年积累下来的调解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基层调解员。目前,全镇共有调解委员会10个,调解员56人,织就了一张镇、村(社区)、组三级人民调解的坚实大网,人民调解工作由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矛盾纠纷要注意源头化解,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工作中,刘瑞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组织在一起,形成“三调联动”机制,引导老百姓通过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仲裁、法庭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确保了一方平安稳定。

  “我们昌图县法院双庙子法庭管辖的4个乡镇中,双庙子镇的案件是最少的,这和基层调解员发挥作用是分不开的。”双庙子法庭庭长林野告诉记者。

GetAttachment (3)

刘瑞杰(左一)对村民进行回访

  热心“闲不住”

  用爱温暖百姓心

  “只要百姓安宁,我们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这是刘瑞杰常说的一句话。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刘瑞杰热心于加强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她联合校方开展了“携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内容涉及赠送文具图书、心理疏导、防性侵及防溺水等多种关爱活动,受益人数达500余人次。在留守儿童心中,她就是刘妈妈。

  杨敬文告诉记者辖区百姓遇到“滴水檐子”问题、小鸡叨了菜问题、柴火垛挡了排水沟问题等,都愿意找刘瑞杰帮着说和;辖区百姓出现夫妻、婆媳、邻里矛盾等问题,她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记者手记

  13年的“闲不住”,刘瑞杰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收获了群众的信赖、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而她常说:“在平凡的岗位上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是我的人生价值的体现,我愿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