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谒关向应故居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杨清林 | 发布时间: 2021-05-21 10:36

  眼前这3间石砌低矮的茅草房,就是1902年9月10日关向应的出生地,这里还有他少年时代与父亲一起栽种的中国槐和他家世代传用的老石磨,诉说着有关关向应的年轮印记。

  对不少人来说,关向应这个名字很陌生,可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史,关向应3个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毛泽东赞颂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朱德称他是“模范的共产党员,终身为革命奋斗,百折不屈,死而后已”!

  在大连市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关家村坐落着关向应纪念馆,包括关向应故居,我随作家采访团瞻仰关向应业绩,凭吊关向应衣冠冢,追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

  关向应故居坐北朝南中间开门,西屋土炕上放一小炕桌,桌上一盏油灯,这是少年关向应生活学习的地方。院里的老石磨周而复始碾碎日子,门前的老槐树摇曳着他的多梦年华。那个年代日俄战争席卷辽南,他的家乡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父老乡亲饱受战祸滋扰和侵略者凌辱,侵略者强行实施奴化教育,激起少年关向应反帝反清情绪,发誓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非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走不可”!

  18岁的关向应从这里走向世界,在大连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求学,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一生就这么拉开伟大而崇高的大幕。

  关向应同志革命陈列馆浓缩关向应的全部精彩。

  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关向应在上海、青岛、济南等地从事工人运动。1928年6月关向应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1930年3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1931年1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1月起,关向应与贺龙一起率部转战不息,先后完成了对红二军团与根据地的建设、艰苦的长征历程、晋绥解放区的创建,战斗足迹遍及洪湖、湘鄂川黔苏区及华北各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工作组到冀中八路军第三纵队组织培训政治工作干部,撰写《论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一文,对巩固冀中根据地、坚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起到了指导作用。1939年9月,关向应同贺龙指挥陈庄战斗,取得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的胜利;1940年11月起参与领导军民挫败日伪军多次扫荡与蚕食,不断巩固和扩大晋绥抗日根据地。

  1945年关向应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可惜壮志未酬,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关向应追悼大会非常隆重,晋绥边区1.6万多人参加,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主祭,任弼时代表党中央致悼词,毛泽东题写挽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八个字,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褒奖。毛泽东一生中曾为3位党的高级领导人题词,他们分别是刘志丹、张浩和关向应。

  天妒英才,关向应没有等到革命胜利,没有看见天安门升起的第一面鲜红的国旗,但他的理想和未竟的事业,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绽放灿烂的花朵,中国以其雄伟之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关向应用一生来坚守一个信念,鞠躬尽瘁,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关向应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4A级景区,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的人络绎不绝,唯有不忘过去,才能更好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