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创新实践添动能 市域治理合民愿——专访大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正平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大连记者 王怀实 | 发布时间: 2020-11-10 10:04

51

王正平

  辽宁法制报:在全面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大连如何进行部署和谋划?

  王正平:大连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国、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部署安排,着眼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7名副市级领导任副组长,65家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构成的领导机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德泉先后6次召开书记办公会、书记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亲自带队赴大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进行专题调研,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命案专项治理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建设项目。

  市委、市政府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下拨专项经费,用于编制《大连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现已形成初稿。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专题调研,研究制定了大连市《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方案》及4个配套文件,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88个基本要求,分解出223项具体任务,实行项目化推进,制定任务清单,实施倒排工期,进行量化管理,在全市进行部署。

  辽宁法制报:在推进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中,大连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王正平:大连大力推广以“七携手”为代表的全国优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在城市、涉农地区分别打造示范项目。西岗区、庄河市建立了智慧城市(区)指挥调度中心,创新打造城市智慧大脑,用智能化手段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普兰店区下沉执法力量,成立18个街道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形成“部门围着街道转、跟着问题走”的治理模式,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深化“枫桥经验”大连版,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重大风险为突破口,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建设运行,高标准打造“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程,全市建成市县乡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159个,建成“村(居)民评理说事点”1109个,945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今年1至9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989件,化解率达99.81%。大连市创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被评为辽宁省2019年度“十大法治新闻”。

  强化共治自治,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全市建设“两站”(社区社会工作站和志愿者服务站)210个,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80余万人。

  辽宁法制报: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大连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正平:强化防范创新,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陆海空”“低中高”社会面防控“大连模式”;构建“智警+快警”多警融合、快速处置新范本,城区实现“1、3、5”分钟处置;大力推动“云上公安”新规划,建设经验得到公安部的肯定;开展专项“法治体检”服务活动,服务民企802家、代理案件1197件,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