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盘锦,秋高气爽。在盘锦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一行人来到盘山县人民检察院,见到了被称为“多面手”、屡获嘉奖的政治处副主任兼检察技术科科长王琦。

王琦在工作
把小事做好
1985年,王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盘山县人民检察院。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他就立志“把小事做好,要为他人着想,做一名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人民检察官”。
起初,王琦被分配到公诉科,当时科里4个人3个检察员,他自然成为资源共享型书记员。那时候,工作全凭一支钢笔,每天不停地抄写。阅卷摘抄卷宗是个细活和累活,阅读时要心细,知道哪些是重点,写字不仅工整还得要快。
除此之外,还要提审犯罪嫌疑人做讯问笔录、出庭担任记录……样样都得严谨认真。“一年110多件案子,每个月才40多元钱的工资,可那时让我感觉很充实。”王琦深有感触地说。
当领导把重新整理、装订卷宗工作安排给王琦时,他二话没说一口应了下来。可到档案室一看当即就傻眼了:近十年存放的档案卷宗,像小山一样堆了半屋地,蜘蛛网密布,满屋散发着霉气味。
整整半年,近2000册卷宗,全部经他手重新整理一新,每盒5公分厚,如单落起来足有10层楼高,工作量之大,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而这些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辛苦可想而知。
把专业做精
三年的书记员工作,王琦已经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了。院里科室调整,办公室需要一名技术员。有领导推荐说,“王琦思维敏捷、心细勤奋很适合做技术员……”调令下来,第二天就打起背包去北京学习,半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习任务。
回到院里,他学以致用。一天已是凌晨两点,王琦接到报案称:公安干警枪支走火致人死亡,要求检察院技术人员出现场。他10分钟就赶到单位,和同事们一起奔赴百里外的发案地。
到现场后,他马上投入勘查中去,测量、绘图、拍照,一丝不苟。公安勘查现场的人手不够,他就主动帮助法医搬尸体,一直忙到深夜,连续工作16个小时,直到找到死者身上的弹头,才休息。短短几年,他从一位对医学常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不但能熟练完成事故现场清理,而且能够自主完成技术鉴定的专业人才。
当行为楷模
2004年,盘锦市检察系统要求组建检察专线网,王琦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盘山县人民检察院网络建设的重任。接受了新任务后,他就没日没夜地钻研网络知识,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看网络书籍,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人请教。
整整一个夏天,盘山县人民检察院技术科在盘锦市基层院中第一个完成了检察专线网建设。
王琦精心维护着网站的运行。2007年盘锦市检察系统二、三级检察专线网扩容升级,盘山县人民检察院不仅率先完成任务,还担负起协助兄弟院扩容升级的重任。他在网络上开办了专栏,有新闻、论坛、博客、小说和音乐等,活跃了全院检察人员的文化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检察文化元素。
2015年春,王琦被调到政治处主持工作后,依然兼任技术科科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