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抓基层 打基础 固根基 谋长远——专访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庆明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营口记者 齐岚 采写 梁健 摄 | 发布时间: 2020-11-03 09:51

51

姜庆明

  辽宁法制报:营口市是如何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基础的?

  姜庆明:营口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强化“五治融合”(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特别是德智的教化作用,结合在全市深入开展“营口有礼”主题实践活动,把“营口有礼”全方位融入、嵌入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进一步抓实、夯实基础,有效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辽宁法制报:营口市在谋篇布局市域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姜庆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营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统筹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书记抓社会治理”工作机制,落实“双组长”制度,成立了由市委书记赵长富、市长许桂清任组长的营口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营口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6项基本原则、6个工作目标、完善5个体制机制、创新5个方式手段、提升5个水平,研究制定了393条工作措施,细化、分解、落实35个责任部门,进一步厘清职能部门的社会治理权责,搭建创建专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辽宁法制报:营口市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姜庆明:营口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治理新模式,努力构建市级统筹主导、县(市)区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抓好基层基础的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在鲅鱼圈区、大石桥市、老边区、站前区进行先行先试,建设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打造“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处置反馈、“一套制度”议事管事的社会治理实战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建立“3+2+N”责任体系,完善“五个统一”治理措施,明确10项治理任务,形成“网格+”多部门联动社会治理新模式;建设“警评治”工作站,整合社区警务室、综治工作站、评理说事点“三室”力量,创新推出矛盾纠纷调处新载体,搭建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