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着力构建新体系 激活平安“一池水”——专访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胜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本溪记者 李滢乐 采写 梁健 摄 | 发布时间: 2020-10-19 09:08

61

徐胜

  辽宁法制报: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本溪市如何看待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徐胜:我市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是机遇也是挑战,开展试点工作,是本溪市有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契机。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将之作为“一把手”工程,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有序推进。

  市委书记姜小林先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抓实抓细试点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并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经深入调研和思考,我市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即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平安本溪和法治本溪升级版,为本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辽宁法制报:本溪在推进试点建设中,构建了哪些有本溪特色的工作体系?

  徐胜:为了着力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新体系,我市创新工作载体,着眼于“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构建本溪市域社会治理“五安”工作体系,开展生动活泼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精心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域版。

  一是打造“党建引领筑平安”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市委决定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制度化。二是打造“三治融合创平安”工程。创新基层自治的形式和载体,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推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修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覆盖率,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并通过评选道德典型,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三是打造“多元化解促平安”工程。坚持源头治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作用,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建设。在全市设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并创新开发“本溪评理说事”移动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员全覆盖。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广“三代服务”,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四是打造“夯实基础固平安”工程。加强网格化管理,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实行城乡四级网格制。五是打造“忠诚守护保平安”工程。实行扁平化民生警务调度机制,实行警情“日清零”、立案“月清底”、积案“季清零”三清作业。开展网格化巡逻防控,人防、物防、技防齐抓,进一步整合传统群防群治队伍力量,组织新兴行业力量,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辽宁法制报:在推进试点建设中,本溪又聚焦重点任务创新进行了哪些实践?

  徐胜: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市委政法委加强统筹协调,各县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创新实践,合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开展了“平安微信群”活动。以市公安局为主体,在“微信接龙报平安”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创建“千名民警联系百万群众”平安微信群活动,将之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的新探索、平安本溪建设的新实践。

  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建设,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的完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优势,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规范矛盾纠纷研判常态化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