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民
辽宁法制报:锦州市是如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姚国民:作为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锦州市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坚持贯彻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将试点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全市总体发展布局,先后4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5次召开座谈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完善基层治理创新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 充分发挥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作用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1+6”系列文件,使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我们还依托科技优势,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打破信息壁垒、整合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以“智慧翅膀”为市域治理添翼赋能。如今,锦州市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三驾马车”,确保了试点工作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形成了锦州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的“硬拳头”。
辽宁法制报:锦州在哪些方面大胆求索,最大限度提高治理效率?
姚国民:城市建设的智慧化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手段,构建大数据思维对城市各方面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理性研判、精准决策,才能实现治理决策科学化、城市治理精准化。锦州的城市综合运行指挥中心堪称大数据应用平台“智慧大脑”,接入交通、水利、公安、教育、气象、医疗等大数据业务系统41个,汇集政府数据、交通数据、健康数据等数据信息约530亿条,实现了城市管理的集约化。锦州公安机关筑牢圈层查控、做实单元防控、强化要素管控,建成“9+1+N”治安防控体系系统平台,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体系健全完备、数据赋能实战、实战应用显著”的工作局面。
辽宁法制报:为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锦州市下一步的规划有哪些?
姚国民:锦州市立足本地实际,依托试点这一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市级优势,统筹推动解决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重点”“支点”。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力量、突出重点、破解难题,继续在科技支撑上求强化、在数据融合上求深化、在治理效能上求优化,确保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