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警界“心理专家”察言观色巧破案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通讯员 刘江 | 发布时间: 2016-09-09 10:13
曾是飞行员 鞍山社区民警刘刚的这个“转身”很华丽
 
  曾经是驰骋蓝天的飞行员,如今是最接地气的社区民警,他的“转身”很精彩。
 
  记者眼前这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社区民警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被同事称为“心理专家”的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工业派出所迎宾社区民警刘刚。 
 
  “听说您能从别人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中察觉到对方的心理?”见面后,记者直奔主题。“哈哈哈……也没您说的那么夸张,我觉得主要还是凭经验吧!”刘刚很谦虚。
 
  刘刚管辖的区域内有6000名居民,是普通民警管辖居民数量的2倍。只要说出居民的名字,他能迅速找到管辖区域居民的家。他化解的居民矛盾数不清,收到的锦旗也数不清……



与百姓沟通交流
 
  辖区里的“茬子”成了他的朋友
 
  今年51岁的刘刚是鞍山市立山区沙河街道迎宾社区居民们眼中的老朋友,记者同他一起走在社区的路上,几乎每一个居民都和他热情地打招呼。
 
  “你现在不喝酒了吧?”9月2日上午,刘刚在社区路上遇到了曾经因为醉酒打人的王强(化名)。王强低着头惭愧地笑了笑:“要不是你,我肯定还得天天喝酒,现在还不一定变成什么样呢。现在好了,我把酒给戒了,还天天早起出门锻炼呢。”
 
  刘刚说,辖区内经常爱出门闹事的人现在都和他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一有空就去他们家里坐一坐,看看现在他们的精神状态怎么样,主要还得从思想上了解他们才行。”
 
  提到刘刚从心理角度帮人解决问题的绝活,工业派出所教导员赵忠春笑着说:“老刘现在能从别人的一个眼神中看出来这个人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捕捉细节救了老人的命
 
  2010年6月的一天,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人手持菜刀行凶。
 
  接到报警后,刘刚立即和另外两名民警赶赴事发现场。到达现场后,刘刚并未发现有打斗的痕迹。此时不远处一个人背对着民警,低头站着。刘刚示意另两名民警分头包抄,自己则从左后方靠近可疑男子。随后,该男子被警方抓获,但是该男子只承认他砍了人。当被问及被害人的去向时,该男子闭口不答。
 
  刘刚从犯罪嫌疑人身上被喷溅的血量分析,被害人如果不被送去医院,情况将十分危急。
 
  “当时任凭我们怎么问被害人的下落,他就是不说话。”这可把我们在场的民警都急坏了,但刘刚发现,每当被问及被害人在哪的时候,犯罪嫌疑人的眼睛都会不自觉地朝前方小卖店的方向看,还深深地叹气。
 
  凭借着这一反应,刘刚朝小卖店方向跑去,在一处敞开门的房子里找到了满身是血的老人,而这位老人正是被害人。
 
  随后,老人被送往医院,医生表示,由于患者失血过多,如果未及时送医,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不久后,老人就康复出院了。
 
  飞行员经历练就过硬心理素质
 
  “从警前,我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5年的空中飞行经历让刘刚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在部队服役时,刘刚就爱研究心理方面的书籍。参加公安工作后,刘刚的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了解到矛盾双方的心理才行,解读对方的心理困惑就必须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刘刚利用业余时间没少往书店跑,“人家书店卖书的小姑娘都认识我了,每次去她总是给我介绍新到的并且适合我的书。”几年下来,刘刚把书上的内容结合到自己的工作上,化解了不少居民间的矛盾。
 
  有一次,社区内有两个居民打了起来,就因为其中一人的孩子把邻居家门前的楼道弄得全是泥。“为这事,两家谁都不让谁。”刘刚立即赶到现场,把打到一起的两个人分开,然后又分别了解情况。
 
  “我先去的是门前被弄得全是泥的那家,我进屋后就看见屋主人正在擦茶几,当时茶几已经很干净了,可他还是一遍一遍地擦。”这个细节让刘刚判断屋主极其爱干净。临走时,刘刚把自己在他家踩过的鞋印给擦干净了。“屋主觉着我了解他,开始信任我,这件事很快地就解决了。”
 
  两小时速破杀人案
 
  2010年8月5日15时许,有人报警称辖区内发生杀人案。刘刚和其余两位民警赶到现场,并在刑警赶到以前做好了前期走访工作。
 
  正当刘刚保护现场、走访邻居的时候,楼下几句稚嫩的骂声引起了刘刚的注意,“你知道凶手是谁吗?”孩子胆怯地说:“不知道。”可就在孩子说完话的刹那,站在走廊另一侧的男子迅速往楼下跑。
 
  原来该男子陈某是被害人女儿的男朋友,陈某因怀疑被害人反对女儿与他交往,多次到被害人家里吵闹。细心的刘刚详细记录下了陈某的体貌特征、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情况。
 
  经侦查,陈某正是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17时10分,分局刑侦大队根据刘刚提供的信息将陈某抓获。当刑警带犯罪嫌疑人陈某指认行凶现场时,拥挤在道路两旁的居民为民警们鼓掌:“太神了!两个多小时就将坏人抓住了!”
 
  帮扶事迹:居民的“心病” 他管到底了
 
  初到迎宾社区时,刘刚就从社区居民口中了解到,其管内居民李某,由于性格内向,加上单位及家庭的变故,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每到发病期就会拿锤子砸自家的墙壁和家具,其邻居还曾被其用刀砍伤过。楼上楼下的邻居十分害怕,多次找到李某的姐姐,要求她把李某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可是经济的窘迫让李某的姐姐也有心无力。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刚立即赶到李某家中,详细向李某的姐姐核实关于李某的病情状况。了解清楚后,民警刘刚二话没说,自掏腰包买来水泥和砖,自己一锛子一斧子地将被李某破坏的墙壁修补好,找来木工重新将家具修好。同时,刘刚还多次找到社区和区民政部门,为李某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李某的生活来源问题。为彻底治愈李某的精神疾病,刘刚经常到李某家与其谈心,化解李某的心理症结,并找到李某儿子的姥姥,做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将孩子送到姥姥家暂时居住,解除了李某入院治疗的后顾之忧。
 
  同时,刘刚将李某的情况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由所长启动“大帮扶联动机制”,协调民政和医院等部门,为李某减免了大部分的治疗费用,在刘刚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之下,李某于2010年7月被送到精神康复医院入院治疗。
 
  2010年8月的一天晚上,李某的姐姐突然给刘刚打来电话,称在医院治疗的李某对院方的治疗非常抵触,情绪极不稳定。她央求刘刚来医院,因为其弟弟只信任刘刚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话。放下电话,刘刚立即赶到医院,了解李某的顾虑后,刘刚拍着胸脯说道:“难道你不信任我?你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这句话彻底安抚了李某,从此他开始安心吃药。就这样,在刘刚定期到医院督促下,李某的用药从未间断,仅用了五个月就出院了。
 
  李某出院后,刘刚并没有放弃对他的照顾,还像往常一样,定期到他家询问病情,送米,送肉,改善李某的饮食水平。为巩固李某的治疗,刘刚还运用分局为这些特殊群体开辟的“绿色通道”,邀请精神康复医院的心理专家刘教授多次登门为李某做免费的心理疏导,使李某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在,李某的邻居们都笑逐颜开,普遍表示李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都非常感谢民警刘刚为他们解除了一大“隐患”。
 
  记者采访当日,正值中秋前夕,刘刚自己花钱买了一些月饼等物品送到李某家里,李某的姐姐眼泪挂满脸颊,她激动地说道:“刘刚啊,你哪是帮了我弟弟一个人,而是救了我们全家呀。”说着,李某的姐姐给刘刚深深地鞠了一躬。
 
  12年来,刘刚兢兢业业工作在社区,因业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个人嘉奖5次。



与百姓共同搭建葡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