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下,关于民法典的话题备受关注,这部历经几十年、凝聚几代人心血编纂的法典,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样一部涉及问题众多、专业度高的法典,在宣传普及教育中需要抓住亮点、准确阐释,同时还要做到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活泼生动,这并非易事,不过,沈阳市司法局交出了令百姓点赞的答卷。
民法典宣传主题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民法典诞生要经历几个步骤?近年来,民间借贷的套路花样翻新,“网贷”变成“套路贷”,“现金贷”变身高利贷,让人防不胜防,怎么办?在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遇到利用职务之便的性骚扰,怎么办?
沈阳市司法局围绕这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推出了一系列宣传举措,通过短视频、动画、图解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百姓了解民法典会怎样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清楚民法典将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如何为人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关键词:法治文化
漫画宣传 让民法典“活”了
“一个学生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受伤,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他想请求学校赔偿,思思告诉他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受伤不得追究学校责任,故意伤害的情况除外。”这是沈阳市司法局推出的民法典宣传视频普法动画片里的内容,片中的“思思”是普法动漫卡通人物。
“思思,是卡通形象獬豸,也是司法局的谐音,人物头顶的盾牌既代表了保护,也是獬豸角的变形,盾牌的颜色选择和司法行政徽一样的红色。身披蓝色斗篷,也是警察衣服的颜色,代表了守候,红色的海鸥状标志代表了用心呵护,托举国家、托举人民。”沈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高丹告诉记者。
创作者们“脑洞大开”地将动漫卡通人物与民法典宣传结合在一起,设置具体情形,引出民法典规定,十分生动。这部动画片短小精悍,尽管只有短短30秒,但效果很好。除了30秒宣传片,沈阳市司法局还推出了系列微视频,剪辑了热门话题等画面,更加详细地介绍了民法典中的亮点和民法典诞生过程及其重要性。
“每天早上在朋友圈都可以看到沈阳市司法局设计制作民法典宣传早安电子海报,通过‘海报’‘画’说民法典,让我更懂得了民法典的‘新’与‘变’。”和平区司法局南湖司法所所长刘彬彬对记者说。
青年大街沿线建筑工地安全围挡和绿屏上都有民法典宣传标语,不少路过的市民驻足观看;在公园乘凉的市民手拿印有民法典宣传口号的凉扇,聚在一起讨论民法典。“我关注‘沈阳普法’视频号了,市司法局用这种形式让我们知道了很多民法典的知识,尤其是里面还插入了漫画,形象生动地让我们知道高利贷是不合法的,我会劝导我身边的朋友同事远离高利贷。”市民张女士说。
沈阳市司法局重视文化内涵,让民法典“活”了起来,群众看了以后通俗易懂,加深了对民法典的理解,切实提升了宣传效果。
关键词:融媒体
多维度宣传 让民法典站稳“C位”
“英雄救美”受伤了能不能要求赔偿?共同饮酒人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近日,“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推出民法典系列视频,通过“民法典宣传讲师团”的案例演绎,讲好民法典故事、普及法律知识。
用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已成为“常见招式”,精美的画面以及互动设计则是能够出类拔萃的“刚需”。
记者在沈阳地铁的车厢上看到,车厢电视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多条民法典法条动漫短片,科普了见义勇为免责、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条,不少乘客认真观看。市民曹先生说,每天乘坐地铁,让他感受到学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民法典解决了我们生活中更多的问题,通过观看短片我们知道怎样去遵守法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真的是一个看得到、摸得到的法典。”
沈阳市司法局推出了多部融媒体作品,用漫画、动画等形式呈现民法典的重点细节,并广泛应用于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抖音号、云平台及LED屏幕、地铁、公交、电梯电视广告等媒介开展宣传活动。
“沈阳普法”视频号在对民法典典型案例进行脚本创作的基础上,聘请了“民法典宣传大使”“民法典宣传讲师团”成员进行演绎,将民法典的新变化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情景展示,打造了精品视频。
“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及县(市)区司法行政系统自媒体平台累计发布各类宣传信息近百期;设计制作“‘盛京说法’大讲堂”微信小程序,每周定期播放3~6节由沈阳市专家学者主讲的10分钟民法典释义讲座。
关键词:便民
“线上”+“线下” 民法典知识轻松掌握
“‘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的安全,民法典将爱民主张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了从出生到死亡全方位保护体系……”8月10日,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佩军在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就民法典进行释法解读。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等同时废止,请大家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日,沈阳市苏家屯区司法局法治宣传科科长雷姝妍在微信群中发送了4条关于民法典的内容链接,供大家学习。
“民法典对继承条款的修改,主要内容变化有增加遗嘱继承的形式,增加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扩大遗产范围,只要是死者留下来的合法财产,均属于遗产。”8月6日,沈阳市沈河区司法局朱剪炉司法所联合辖区律师事务所在天光社区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
为提高民法典的社会知晓度,沈阳市司法局采取“解读‘键对键’、服务‘点对点’”的方式,帮助群众深度解读这部被称为中国“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案。
沈阳市司法局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聘请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广播电视台“民法典你我他”节目特约评论员朱巍,于7月2日举办民法典知识直播讲座,全市1万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在线收看,并对全市2500名民法典宣讲员进行了民法典宣传普及标准化课程培训。
在“沈阳普法”和市直机关工委微信公众号推出民法典网上竞答活动,“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首日参与答题市民达千余人。聘请沈阳市首批民法典宣传大使,组建市、区两级民法典宣传讲师团。7月14日,在沈阳市中央公园举行“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民法典宣传沈阳在行动”大型主题活动暨文艺演出,推出形象大使、为讲师团成员颁发聘书、带领法治宣传志愿者集体宣誓,并对民法典宣传普及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高丹告诉记者,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组织民间艺术团体积极创作并排演民法典宣传文艺作品,利用纳凉晚会等契机,深入村、社区广泛宣传,真正打通民法典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依托法律“七进”,组织各县(市)区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并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平台及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同时筹备举办沈阳市“我与民法典”视频大赛,迅速掀起民法典宣传普及教育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