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安宁之夏看宁夏 塞上江南美如画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刘妍 特约记者 强永利 文并摄 | 发布时间: 2016-08-26 09:29
  8月15日至20日,全国21家省级法制(治)报的总编辑和优秀记者共聚美丽湖城,开启了全国省级法制(治)报驻地记者工作交流会暨平安宁夏采访周活动。时间虽短,来自全国21家省级法制(治)报的50余名记者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记,走过黄河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西夏文化的发祥地,领略“塞上江南”社会发展绘出新画卷,记录平安宁夏、法治宁夏建设新成果。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这片土地,形成了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的富庶景象,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江南景色,“塞上江南”名不虚传。2015年,宁夏公众安全感调查达到93.39分,较2014年上升了2.06个百分点。平安带来万家乐,和谐催生万象新,宁夏政法机关以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展现了筑牢平安根基,维护社会和谐的成就。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像是经纬的两极,构筑起了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宁夏最坚实的基础,社会稳定更是成为平安宁夏建设靓丽的名片。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公安分局,记者看到为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该局专门制定了矛盾化解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销号清单,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解、教育疏导、动态管控和依法处置工作。今年初至今,共排查矛盾纠纷2415起,化解了2052起;建立了“三微警务”(微警务、微服务、微防范),各社区民警建立“户政通”“民意通”“社区通”微信群,广泛开展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防范教育等工作……
 
  在宁夏,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仅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和检验政法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两个标准均没有“截止日期”。
 
  在2015年公众安全感上升了2.0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今年初召开政法工作会议上,仍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贯穿政法工作的目标,并明确了2016年全区政法工作“1363”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即: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一个目标”,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使命”,推进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经济发展、深化司法改革、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纪律作风建设“六项重点任务”,开展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吸毒人员管控大收戒、服务型窗口建设三大专项行动“三大专项行动”。



采访团出征



兴庆区人民法院沙盘模拟



专注的记者们



驻站记者何巧云给采访团记者讲解当地的平安故事



采访团记者在青铜峡市第六中学采访禁毒工作
 
        化解矛盾促和谐
 
  随着时代前行,人、财、物的流动日益开放,社会治安发生重大变化,打造一个集报警、指挥、处警于一体的报警台成为公安工作不能回避的课题。8月16日,采访团来到银川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大厅采访,亲历这个平台的高效处警过程。
 
  “你好,我是出租车司机,我在银川东高速入口处。刚才我拒绝了乘客闯红灯的要求,双方发生了纠纷。”此时,接线员孙雨薇接到了一起求助警情,按照110接处警流程,她熟练地将求助警情派到辖区的大新派出所。该所接到指令后,当即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前往处警,整个环节快速高效。
 
  医院作为人流密集场所,如何加强安全防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8月16日下午,在永宁县人民医院,永宁县公安局与永宁县杨和镇街道办事处实行的“社区+派出所+医院”群防群治模式,引起了采访团记者们的兴趣。
 
  据永宁县杨和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海军介绍,为维护县医院及周边正常秩序,创建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2014年以来,杨和街道办、城关派出所、县医院以购买服务、社会化运作模式,探索了“社区+派出所+医院”三方结合、群防群治的治安巡防新模式。三方联治以来,每季度平均化解医患矛盾纠纷2起、治安矛盾纠纷4起,共排查出安全隐患40余处,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8月15日,在兴庆区人民法院心理咨询室沙盘上,河南法制报记者穆黎明摆下了海豚、贝壳、熊猫、香蕉等道具,请负责讲解的兴庆区法院未成年综合审判法庭庭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虹为自己分析。
 
  “穆记者的沙盘作品反映出来访者喜欢大海、热爱生活、有爱心的性格,同时也折射出来访者平时生活中的压力较大,向往轻松自由的生活状态。”马虹看罢穆黎明的沙盘作品后说。
 
  这个沙盘是兴庆区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矫正、教育引导的一个方式。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坚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矛盾问题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坚持源头治理。紧紧围绕7项重点工作和13项深化任务,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强化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落实月度矛盾纠纷调处会议和“两排查一分析”制度,建立完善“三个清单”,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和包案责任制,加强跟踪督办,有效控制“增量”、减少“存量”。
 
  自今年8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系统,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流程登记留痕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部署网上开展、排查登记网上操作、化解责任网上明确、化解过程网上监督、化解结果网上报告、督查督办网上反馈、分析研判网上会诊、责任追究网上留痕,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项工作程序可查询、可追溯、可跟踪、可评价。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排查矛盾纠纷37835件,已化解35798件,化解率94.6%。
 
  司法改革争先锋
 
  看过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的人都知道,传统的法院裁判文书不能让法官因案制宜,繁简分流,没有很好的反映诉讼过程和裁判思路,也不符合普通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拖沓冗长、千案一面、头重脚轻、备受诟病的裁判文书问题一直让案件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看的费时费力,复印起来也很麻烦,理解更是费劲。
 
  为尽快满足人民群众这一强烈的司法需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法院首次在审理一起离婚民事案件中,根据该规定制作了主要侧重案件当事人和人民群众案件审理焦点及裁判说理的改革瘦身后的第一份裁判文书,不到1500字的判决书,主要侧重案件审理焦点孩子抚养费问题解决及判决离婚裁判说理,看了简单明了“瘦身”后第一份判决书,要比过去传统的2500字左右、至少需要四五页的判决书简单了许多,翻看起来很省时省力,一目了燃,赢得案件当事人大加称赞。
 
  宁夏作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第二批试点省份之一,紧扣中央顶层设计方案和中央、自治区党委的改革部署,成立了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吴忠市、青铜峡市、盐池县法院和检察院开展司法体制4项改革试点,多次深入试点法院、检察院调研、指导、督查,集中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
 
  针对试点司法机关实际,将法官、检察官的员额管理作为改革的重点,将司法责任制作为改革的核心,在试点单位推行独任法官、检察官办案规则、权力清单制度等司法责任制改革,并逐步规范和完善。积极推进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实现了试点法院、检察院人员编制、干部管理、经费、资产由自治区相关部门统一管理。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登记立案率98%,“立案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精神,在全区各级法院、检察院全面启动司法责任制等4项改革,加快完成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入额定岗工作,以及市、县(区)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管理全部由自治区统一管理等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公安警务机制改革,集中解决基层公安机关职能交叉、警力分散等问题。
 
  打开“窗户”说亮话
 
  一个小小导诉台,温暖了一颗颗焦虑的心,让民心接近在方寸间。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一张导诉台,有许多感人故事。
 
  不用请律师,当事人也可以享受到星级服务,当事人一边口述,导诉员就可以一边帮忙免费写诉状,引导其按照程序完成立案工作。
 
  8月15日,市民张先生正在导诉台前踌躇,负责导诉台工作的女法官主动热情上前打招呼:“先生,有事吗?”张先生说,他有一起房屋合同纠纷,看看能否通过诉讼解决,苦于没文化,不知如何是好。
 
  导诉法官耐心讲解,边讲边在一张纸上写着,方寸之间尽见详情。不到十分钟,张先生就完成了诉状的书写,整理好了立案需要的所有材料。十多分钟后,张先生来到立案窗口进行立案,案件当场立案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文明谦让、服务热情,兴庆区人民法院的窗口形象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8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发布《关于推进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专项行动情况的通报》,公布了2016年全区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专项行动“较好”和“最差”窗口单位名单,贺兰县人民法院德胜法庭等26家单位荣膺“较好”窗口单位,西夏区人民法院执行大厅等26家单位被确定为“最差”窗口单位。 
 
  同时,对2015年自治区政法各部门和五市党委政法委报送的34家“最差”窗口单位,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经过层层验收,决定对其中32家面貌有了改变的“最差”窗口单位予以摘牌。对被再次确定为“最差”窗口单位的泾源县人民法院六盘山人民法庭和西吉县公安局吉强派出所负责人,要求当地党委政法委会同该窗口主管单位负责人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责令查找不足、制订措施,限期改变面貌。
 
  据了解,从2015年4月起,宁夏开始筛查政法机关“最差”窗口单位,通过加强督促引导、完善窗口服务机制、以满意度为导向、优化办事流程,着力解决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慵懒散浮拖、执行不力、吃拿卡要等问题,最大程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当年,根据本系统、本辖区窗口单位的数量、明察暗访、群众反映和社会评议等情况,筛查出34个服务型窗口建设先进单位,并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同时对筛查出的34个“较差”窗口单位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对“最差”窗口单位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约谈、责令写出书面检查、作出通报批评,一年内不得评先评优、不得提拔使用。
 
  由于这一活动抓住了推进政法机关作风建设的“牛鼻子”,广大群众对全区政法机关的满意率大幅提升。为了保持活动持续性,同时也作为全区政法系统的一项立地见效的经验性工作,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决定进一步加大窗口单位建设力度,将推进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列为2016年全区政法工作“三大专项行动”之一,重点推进,努力使其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政法队伍教育、管理、监督,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件82起87人。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模范法官、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一批先进典型,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