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他为执行工作插上智能化、信息化的翅膀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于颖 驻鞍山记者 马琳 | 发布时间: 2020-05-07 13:15

梁伟

梁伟

  个人简历

  梁伟,研究生学历,现任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负责人。1997年进入鞍山中院,先后在民二庭、研究室、行政庭、技术处、执行局等部门工作,2017年任该院执行指挥综合协调处副处长。

  个人荣誉

  荣记鞍山中院三等功1次,获评“鞍山市先进公务员”“鞍山市信访维稳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1月被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个人。

  让数据多说话

  使执行指挥更科学更精准

  “把左边图像放大”“中间屏幕的分格显示清晰度再调整一下”“实时视频信息回传信号频率再稳定一些”……1月6日一早,在新建成的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内,梁伟正在对刚刚投入使用的执行指挥中心大屏幕进行调整,13米长的4K高清大屏幕,他在屏幕前走了十几个来回,为当天的执行指挥调度工作做准备。

  “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始,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执行工作考核数据涵盖指标之多、计算之细前所未有。为了及时发现工作问题及短板,向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利用我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组织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智能数据分析团队。”梁伟称,分析团队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以往像小学生那样拿纸、笔逐个计算,花费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统计的情况,如今从利用EXCEL表格,再到宏和数据库编程,不断完善升级,到几分钟即可自动生成报表,准确率100%。

  “让数据说话是前提,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是关键。”梁伟告诉记者,去年某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出现突出问题,在他的建议下,鞍山中院党组决定按照执行工作“三统一”原则,统筹全市精干力量,组建“临时执行局”进驻该法院,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该院执行工作排名从全省基层法院百名之外提高到前五十名。

  让网络多延伸

  使执行办案更快捷更高效

  去年鞍山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就对接了全市的金融机构,让失信被执行人的财产无处遁形。梁伟多次组织培训,让全市执行法官成为网络高手。

  据了解,在执行某标的额为1900余万元的系列案中,如按照原来的办案程序,不同承办人需分别上线查询,分别履行冻结手续。而通过执行指挥中心统一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银行账户有存款1400余万元,由指挥中心快执团队直接将该笔款项冻结,在立案后不到5天就使该系列案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网络查控的不断延伸,带来了执行办案的加速度,2017年鞍山地区执行案件平均结案用时185天,2019年截至10月为95天,缩短近一半;2017年全年地区结案率66%,2019年截至10月为88%,提高了22个百分点。

  让信息多管理

  使执行管理更规范更智能

  梁伟介绍,为了压缩权力空间,规范执行管理,执行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增加了“一案一账户”“执行款物精细化管理”“执行数据可视化”“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等软件系统,使执行工作更公开、更透明、更规范。

  在此基础上,梁伟开始试运行了移动执行办案系统,并结合原有的执行单兵系统,打通了内外网壁垒,一部手机、一台便携式打印机即可随时完成异地的文书制作和电子签章等流程,让执行法官随时随地移动办案变成现实。

  同时,梁伟对于执行案件信访工作做到事无巨细,每一名来访者他都亲自接待。一次,一名腿部残疾的来访者只能坐在地上的一个垫子上,梁伟看到后,二话不说,一屁股坐在地上,和来访者唠了半个多小时。看着梁伟在冰冷的地砖上和他耐心交流,来访者感动得表示,“我相信你,相信法律,我再也不来了。”正是这种对待来访当事人的责任感,让2019年梁伟接待的千余名执行案件信访当事人均满意而归。

  除了在鞍山中院执行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倾注心血外,他还手把手帮助基层院组建执行指挥中心,教他们如何调试、分析数据、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指导执行团队。

  对梁伟来说,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每天晚上10点左右下班是常态,节假日休息是奢求,我记得去年他唯一休息的一天是清明节,去给亲人扫墓。”梁伟的一名同事悄悄告诉记者。对此,梁伟笑着说,“我们现在累点,为执行工作插上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翅膀,将来则会让执行工作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