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青春力量】辽阳市胜利街道硝堡社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 张华晨
张华晨
2015年,我大学毕业考入硝堡社区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从事民政工作。社区民政工作面对的都是居民中最困难的群体,所以是社区窗口中工作最难的岗位。我曾被来办理低保的居民指着鼻子骂,然后偷偷去厕所抹眼泪,也曾被居民威胁说要给我点颜色瞧瞧,最后被我贴心的服务所感动,拉着我的手说:“华晨,我说话重了,谢谢你为我着想。”
这5年来,有几次能离开民政岗位的机会,我都拒绝了,我还年轻,要在最难的岗位上多历练,就像当初我信誓旦旦接下民政工作时说:“我年轻,我可以!”
有时候,我觉得年轻是可以放手去做一切的理由,虽然我已是两岁孩子的母亲,但我仍是社区年纪最小的社区工作者。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原本合家欢乐的团聚时光变得聚少离多,我把儿子送到了母亲家,返回了工作岗位,作为社区第十三网格的网格员,还有200户居民需要我。我还自告奋勇担任社区外地返辽居民的联络员,为他们提供“保姆式”温情服务。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隔离居民让我到指定商店去买两块钱小米,还有一次买来的草莓被居民说不新鲜,又到另一家超市重新买。
“我年轻,我可以!”是我到社区工作以后说过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成了在气馁时我对自己的激励。现如今,来办事的居民对我很认可,都觉得我是一名称职的网格员,夜晚站岗时还有居民特意自制热奶茶跑下楼送给我。他们会说:“华晨,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