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军魂在检察战线熠熠闪光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通讯员 徐丽 | 发布时间: 2016-08-03 09:39
  编者按:在检察机关中,有一批优秀的军转干部,他们脱下军装后穿上了检服,他们有着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着检察人的坚定信念和秉公执法的专业精神,他们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人民检察官的先锋之歌。在此“八一”建军节之际,记者走进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在该院刑事执行检察战线上,发现了这样一位从部队转业的检察官,从检二十年来,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称号,荣立过“三等功”,他就是驻铁岭监狱关山子监区检察室主任李凯。

 
  消瘦的身材,花白的头发,笔直的腰杆,军人的气质在李凯儒雅的外表下依然体现。记者开门见山:“李主任,这些年你是如何完成从一名军人到一个优秀检察官的角色转换呢?”自此,李凯打开了话匣子,跟记者唠起了他的故事。
 
  1997年8月,李凯退伍转业到昌图县人民检察院,自学取得了法律本科文凭,通过了检察官资格考试。在刑事执行检察科一线一干就是二十年,多年来他把检察室当成自己的办公室,坚持每月驻所16个工作日,单位有重大活动时他只能在单位与关山子监区间来回奔波。每年与在押人员谈话300余人次,帮助在押人员解决各种法律问题。夏季,天气闷热,他同管教干警一起组织在押人员每周晾晒被褥,降低在押人员患皮肤病及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冬季,他会检查在押人员冬被是否暖和,监室内温度是否达标。五年来,核查呈报700多名减刑罪犯,无一错漏,对加分较多和“一室两线”罪犯严格审查,杜绝减刑环节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从一名职业军人锻炼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执法办案的行家里手。李凯患有鼻骨弯曲,呼吸不顺畅,夜里经常因呼吸困难而无法入眠,2016年初,在家人和同事的劝说下,58岁的他走上了手术台,手术后仅仅在家休息了两天,就再次回到了岗位上,白天到驻监检察室工作,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扎点滴,同事们都劝他再休息几天,可他只是笑笑,第二天仍是按时出现在驻监检察室。他对同事们说:“马上过年了,这个时候在押人员思想波动最大,我们要理解他们,安抚他们的情绪,尤其是孤儿和没有亲属会见的在押人员,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依靠。” 
 
  “听说您这些年的节假日都是和犯人一起度过的?”记者问道。李凯笑着点点头:“是的,我觉得这样做可以给他们一些亲人的温暖,让他们更好地改造。”
 
  从事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二十年,李凯年年放弃在家过团圆年的机会,在万家灯火,除夕团聚的时刻,到铁岭监狱关山子监区与管教干警、在押人员一起过年,组织召开联欢会、孤儿座谈会,他深知这样的日子,在押人员更需要检察官。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守着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着一名人民检察官肩负的神圣职责,为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确保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为自己所挚爱的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
 
  后记:
 
  告别李凯的时候,军人和检察官这两个身份在记者的脑海中深深地交织着,像初升的朝阳温暖着我的心灵。让记者看到了为祖国、为人民默默奉献着的一代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