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平安建设的助力者。
近年来,全省平安建设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和深化基层平安建设为重点,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辽宁法制报》多年来,一直秉承“贴近政法、贴近综治、贴近基层、贴近读者”的办报宗旨,也一直在为我省平安建设经验的宣传而做着努力。
无论是以前还是今后,我们,都愿为平安辽宁的创建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记者到社区采访
一次次大型采访活动,一篇篇报道,都凝聚了记者的心血。
我们进社区、下乡村、上海岛、走基层,全省百余个县区没有遗漏。
在基层,我们读懂了需求,读懂了服务。报道更加深入,针对性更强,也更接地气。
——《辽宁法制报》·“平安辽宁千里行”
时间:2007年
2007年6月21日,《辽宁法制报》发起并承办了“平安辽宁千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辽宁法制报社记者采访团先后赴全省14个市和沈阳铁路局、辽河油田公司等单位,共采访了70多个省级“平安县(市、区)”和数十家“平安基层单位”、“平安企业”,行程2万6千余公里。累计出版“平安辽宁千里行”专版200余块,发稿近百万字,图片200多幅。
——《辽宁法制报·综治专刊》
时间:2008年
2008年1月7日,《辽宁法制报·综治专刊》与广大读者见面。专刊的出版,为推动我省建设“和谐辽宁”、深入开展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活动,为平安建设理念深植百姓心间、凝聚群众参与的力量和智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为水土适宜,专门指向综治系统特定人群的定向打造,使得专刊的发展厚积薄发。
——《辽宁法制报》·首届“感动辽宁十佳综治人物”评选活动
时间:2008年
2009年3月31日,首届“感动辽宁十佳综治人物”评选揭晓,此次活动由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辽宁法制报》联合主办,评选活动时间为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义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单玉石等10人榜上有名。
——《辽宁法制报》·辽宁法治网开通
时间:2010年
随着2010年的到来,在努力办好报纸的同时,我们又倾情推出辽宁法治网(),以此实现法制传媒报网整合,实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民生维权的权威性、广泛性、及时性。我们同省委政法委主办的辽宁平安网一起,打造我省政法综治宣传的权威网络平台,占领政法网媒的主阵地、主渠道。
——《辽宁法制报·20年·20城》
时间:2011年
2011年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二十周年,《辽宁法制报》抓住了这个关键时机,策划了《20年·20城》系列报道,突出显示了《辽宁法制报》作为全省政法综治宣传主阵地的作用,为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满意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20年·20城》系列报道历时一个半月,行程万里,探访了我省的20个城市,用百余个版面总结了全省20个城市20年来在综治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回顾了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展示了20年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辽宁法制报·闪闪的红星——全省政法干警英模事迹报告会特刊》
时间:2011年
2011年,本报推出的《闪闪的红星——全省政法干警英模事迹报告会特刊》,通过深入的报道、细腻的笔法,推出了庞程、祝菠、肖斌、盖龙、陈庆阳等5个有血有肉的英模形象,在辽宁政法系统乃至全社会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辽宁法制报》·“辽宁公安基层行”
时间:2012年
“走读辽宁公安——辽宁公安基层行”活动,是辽宁法制报社2012年最重要的大型采访活动,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春走基层”两大活动的延伸,是贯穿辽宁法制报社全年,带动整体新闻报道工作的大事。
从4月到12月,我们走遍辽宁大地上的14个市、100多个县(市)区,行程近5000公里,采访市、县、区公安局120多家,300多个基层所、科、队。是《辽宁法制报》有史以来最大的新闻采访策划。
——《辽宁法制报·典·经2012——辽宁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巡礼》
时间:2012年
2012年10月29日,由省综治办主办,辽宁法制报社承办的《典·经2012——辽宁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巡礼》大型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这次活动既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全国新闻战线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又更好地展示了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基层亮点的活动,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对此次报道活动给予了肯定。
——《辽宁法制报·放眼辽宁人民大调解》
时间:2014年
辽宁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历史包袱沉重,遗留问题多,由此而衍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十分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全省人民调解组织逐渐成为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的生力军,2014年2月12日,本报推出《辽宁人民大调解》,全面报道“第一道防线”的功绩。
——《辽宁法制报》·“法治新常态·平安新辽宁”
时间:2015年
从酷暑到寒冬,从政府到基层,历时7个月,走访14个城市,30多个县区,90多个社区、村屯,我们的脚步从6月炎炎的夏季,到12月飘雪的冬季。2015年,《辽宁法制报》又踏上征途——开始了“法治新常态·平安新辽宁”巡礼采访活动。这是对全省综治工作与平安建设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是对平安建设的再次鼓与呼。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综治新闻部全体记者都亲临一线,用笔记录下全省各地平安建设的点点滴滴。
【后记】继续为平安辽宁助力

我们与基层面对面
“贴近政法、贴近综治、贴近基层、贴近读者”一直是我们的报道宗旨。多年来,我们强调“权威性、独特性、可读性、服务性”,力争为广大读者奉献一张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法治文化精品报。
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不再青涩,变得越发沉稳。
《综治专刊》《公安周刊》《法院专刊》《司法行政专刊》《消费者周刊》《检察风采》《红盾视窗》《国税之窗》,众多的名刊名版,成为本报沟通全省政法综治部门与广大读者的桥梁和纽带。
如今的《辽宁法制报》,除了权威,还更接地气。
全省百余个县区,我们的脚印清晰且深刻。记者身负使命,带着责任,深入一线,机关、厂矿、港口、街道、社区、乡镇、村屯,所到之处,勤奋采撷,不断挖掘着平安建设的亮点。
今后,《辽宁法制报》将会继续为我省平安建设助力,将更多更好经验展现在全省读者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