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明在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在沈阳市沈河区司法局大南司法所,有这样一个人,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大南司法所所长魏少明。
“你把事情的经过讲一下,我了解情况后帮你起草起诉状。”“好的,魏所长,我哥哥一直没有对母亲尽孝道,平日里还经常辱骂母亲,为此,我母亲亲笔写下了断绝母子关系的声明。可是,母亲去世后,我哥哥又因丧葬费和抚恤金问题和我闹矛盾,社区的调解员也多次进行了调解,但是他都不接受,一直闹,无奈之下我才找到您,请您帮我起诉。”近日,记者来到大南司法所看到这样一幕。
魏少明了解情况后,为辖区居民岳某代写了起诉状。“有事儿就找‘魏司法’,放心、贴心。我们辖区百姓都知道。”岳某对记者说。
有事就到司法所视频连线
大南司法所位于沈阳市五爱市场、中街、南塔鞋城三大商业圈交汇处,是商贾云集之地,辖区有社区8个、企业2500余家,是沈河区重点核心区域。
魏少明告诉记者:“我们辖区范围大,现在流行‘互联网+’办公模式,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我将司法所、社区现有网络平台和法治大南微信公众号、法治大南微课堂等创新举措有机整合,建立基层司法的多渠道立体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微课堂不出家门,微服务不出社区’的工作局面。将网络新媒体快捷、便利、高效等优势最大限度融入到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普法宣传之中。真正实现了面向广大社区群众的精准服务,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采访中,魏少明提到的这种工作模式得到了辖区百姓的一致称赞。慈恩社区李大妈就是利用和律师视频连线的方式,化解了关于赡养问题的矛盾。她高兴地告诉记者:“魏所长这方法真好,电脑视频声音清晰,画面也清楚,事也讲得明明白白的,这个视频太好了,我得赶紧告诉好姐妹们,有事就到司法所找‘魏司法’看视频。”
“线上+线下”开展法治宣传
为使普法工作更加精准便民,魏少明尝试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采取“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魏少明向记者介绍,线上,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普及度高、使用人群范围广的优势,持续提供新法新规、案例分析及法律咨询,在便民服务的基础上,确保群众随时随地学法用法。线下,他们组建公共法律服务智囊团。采取“1+2+N”的工作模式。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接的律师、派驻工作人员等吸纳进智囊团之中。勒石社区工作人员刘某长达8年之久的工伤补偿问题,最后以智囊团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得到圆满解决。
“老魏说事儿,面对面”
魏少明自2017年12月22日起,上线开始参与12348中国法网驻场法律服务,建立了“老魏说事儿,面对面”咨询室网络平台,他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全面、专业地回答网络上的咨询问题,给予咨询者最及时的法律服务和帮助。
记得有一次,红巾社区93岁的孤老户李某通过12348热线打来电话说,老伴儿去世后,她孤苦伶仃,外甥女张某时常来看望她。她名下有一处房产,担心继承问题,最近一直吃不香、睡不着。
魏少明上门找到李某,并把李某的外甥女张某和丈夫同时约来了解情况。当魏少明得知其外甥女并不是为了房子才照顾李某,而是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挺可怜的,而且张某母亲临终前也叮嘱她要照顾好老姨。魏少明了解情况后,决定促成李某和外甥女之间达成关于房产和赡养一致的遗嘱。经过反复推敲,最后魏少明为李某代书了一份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