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陈实:“公诉路上”的执着与坚守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19-05-10 08:09

  4月22日7时30分,在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记者见到员额检察官陈实时,他已沏上满满一大杯茶水,打开书柜,拿出一撂厚厚的卷宗放在办公桌上,坐下,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37岁的陈实在检察系统已工作10年,先后获得沈阳市十佳公诉人、辽宁省十佳公诉人、全国优秀公诉人等荣誉称号,荣获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并入选辽宁省专门型公诉人才库。

51

陈实

  七十多页审查报告网住“西塔黑老大”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想这是每一个从业者的梦想,于我也是。”陈实如是说。

  2010年,陈实受理了一起盘踞在沈阳市西塔地区多年的金某某等20余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金某某先后网罗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在西塔地区垄断啤酒推销行业,并先后多次预谋、组织、指使同案人员实施故意伤害、抢劫、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犯罪行为,社会影响极坏。

  陈实受理此案件后,发现本案的证据卷宗多达50余册,主犯金某某一直拒不认罪,否认一切犯罪事实,而且非常排斥司法机关的提审,拒不配合。

  “在主犯不认罪的情况下只能从其他同案以及客观证据入手固定证据、构建证据链条。”陈实当即转变思路,着重展开深入细致审查,指导公安机关进一步固定其他同案人的有罪供述,同时重新询问被害人,使案件细节在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与被害人陈述之间一一对应,并调取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采用“一事一证”的方式梳理多达70余页的案件审查报告,最终将本案顺利起诉。20余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等不同刑罚。

  他的业务能力不断实现突破

  “还记得在基层检察院工作的那段时间,案多人少矛盾一直较为突出,面对繁重的办案任务,面对密密麻麻上百册的卷宗,我每天上班时间在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下班后利用加班时间审查卷宗、沟通公安机关补充证据以及制作审查报告等法律文书,每年要办结160余件案件,远远超过平均办案数量。”陈实告诉记者。

  出于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陈实在妻子怀孕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仍然加班到深夜办理、审批案件。“让我欣慰的是,妻子不但没有指责我,还全力支持我。”

  陈实告诉记者,指控犯罪、保障人权是公诉人的职责所在,但公诉人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突破的职业,法律不断更新,对公诉这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来说,又带来全新的挑战。

  在检察机关的各类业务比武当中,陈实表现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在2017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中,陈实更是以出色的发挥,在全国检察精英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称号。

  竞赛归来,陈实将个人对法律的理解、对审查起诉工作的体会进行认真总结、梳理,汇编成刑法法条电子版,同时针对实践中易发生、易混淆的疑难复杂罪名进行细致区分、甄别,并将经验传授给其他人进行分享。

  后记

  虽已从事检察工作10年,陈实仍然坚持着自己从检初时的信念,坚守着内心的法律信仰,以实际行动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誓言。他以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对公诉工作的热爱,在平凡的公诉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全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