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虎山派出所教导员季元生
季元生的工作秘诀
季元生总结出入户走访的“三块敲门砖”,即一张微笑的脸,一句中听的话,一颗耐烦的心。同时还要有“四件宝”,即摄像头的眼睛,婆婆的嘴,亲人的心,兔子的腿。
季元生(右)走访群众
自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季元生始终扎根基层,先后获得“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十佳驻村民警”等荣誉称号。
3月27日傍晚,记者在虎山派出所见到了刚刚办案归来的季元生。记者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季元生告诉记者,他今天不回家。他接着说,派出所到家有100多公里,路远。另外派出所现在能上班的就3个民警,工作量大,忙不过来,平时只能半个月回一次家。
老百姓的“青天”
季元生的话不多,记者感觉他有点内向。但是派出所其他民警告诉记者,季教导员到社区、村里走访那可是一点不含糊,总能把发生纠纷的群众说得口服心服。
2011年2月的一天,正值季元生值班,村民王老汉打电话求助说,他儿子谈了一个对象,两人已订婚,本来打算当年结婚,可是女方的家人来了,要把女方带走。他儿子订婚的时候,曾给过女方3万元彩礼加一个金戒指,女方家人现在要把人领走还不退钱。当时外面正是冰天雪地,道路非常难走,而王老汉所在的村警车根本开不进去,为了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季元生和另一名民警步行了大约两个小时赶到王老汉家里。通过季元生两个多小时耐心的调解,女方家人同意退还王老汉3万元订婚钱,纠纷得以圆满解决。王老汉当时流着泪说:“没有你们警察,我的钱就打水漂儿了,你们就是老百姓的青天啊。”
季元生在灌水派出所任职时,他所管辖的团结村地处偏远路难行,开车只能走到村口,而且住户彼此住得都很分散,入户走访登记信息时只能徒步进行,每天只能登记一两个村民组。为了尽早完成信息采集,每天登记完后,季元生就在村民家住下,第二天清晨起来后继续采集信息,入户时中午经常吃不上饭,就带点面包和矿泉水凑合一下。
独居老人的“干儿子”
2014年,季元生来到虎山派出所一周后,便开始下社区走访。辖区有一位80多岁的徐老太太,她的丈夫去世了,孩子在几年前出车祸死了,现在就剩她一人独居,生活异常艰苦。季元生了解情况后,每逢年节都会买一些生活用品给老人送去。冬天水井冻住了,季元生隔三五天便去将徐老太家将水缸挑满水,就这样一晃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季元生从未间断过对徐老太的帮助。徐老太常对人讲:“老天待我不薄,我现在有个干儿子,他是咱派出所的季元生。”
今年3月初的一天,季元生在街边巡逻至某银行门口时,发现一名中年女子打着电话在银行门口徘徊,季元生隐约听到了该女子提到安全账户,敏锐地感觉到该女子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问明情况后,季元生带领该女子迅速走进银行,银行以最快的速度将该女子的银行账户冻结,使现金没能转出,及时挽回了该女子的经济损失。
年幼儿子嘴里的“姥爷”
有一件事让季元生一直感觉对孩子很歉疚。季元生的妻子是一名高中老师,平常工作也很忙,而他在虎山派出所上班,基本上半个月回家一次,如果遇到值班或者有任务时,甚至一个多月才能回家一次。2012年他的儿子出生那天,因为单位临时有紧急案件需要办理,季元生满怀歉意离开了产房。因为夫妻双方工作的原因,孩子只能让姥姥、姥爷帮助照顾,多年来,季元生每次回家看到年幼的孩子时,孩子因为说顺口了有时就叫他姥爷,他内心非常难受。
从警以来,季元生一直坚守在农村派出所岗位上,十几年来共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参与侦破刑事案件8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300余起。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