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祥(右)边翻相册边向记者介绍
78岁高龄的于承祥,原是沈阳市第一六五中学教师,2002年退休后,他义务担任沈阳市和平区八经街道,皇姑区新乐街道、三台子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同时当起了法治宣传志愿者。17年来,于承祥把关心下一代作为奉献余热的平台,他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为青少年普法到处奔波。
足迹遍布社区及中小学校
“栾记者,你先坐,我给你倒杯水。”3月25日,记者跟随沈阳市司法局工作人员来到于承祥老人家采访,刚落座,记者就被老人家书桌上的摆设所吸引,一本《宪法》和一本《法律基础》,两本书翻开着,前后两面用夹子夹在一起,立在书桌上,每本书都用红笔画出重点内容。
“我一直都有读书的习惯,每天都抽出时间阅读报纸、法律方面的书籍,对有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内容我都进行记录,为法治宣传服务收集材料。”于承祥对记者说。记者看到,在于承祥的书桌上摆着厚厚一大摞普法讲稿。“我岁数大了,不会用电脑,每次普法讲课都是自己写讲义,而且在宣讲前我都做足准备,并备有图解、卡片、宣讲提纲、课后练习题,加强和学生互动,努力提高宣讲效果。”于承祥说。
在书桌另一端是两本厚厚的相册,“这是我这么多年普法工作的成绩,每次普法讲课社区和学校都给我留下了影像和照片资料。”于承祥一边翻开相册,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去年11月23日,我在和平区南京九校给小学生做法治宣传讲座,我还记得课堂上幽默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赢得了小同学的阵阵掌声;这是我给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学生上法治教育课,这些年通过法治教育课,该校学生违法违纪率明显下降。”
于承祥家住沈阳市于洪区,每次去学校进行普法讲课,他都要换乘三四次公交车。“这么多年,只要约定好了普法课程,不管刮风下雨,我从来没有迟到过。”于承祥对记者说。
除了到学校讲课,于承祥还把自己的普法宣传重点定位在社区,先后与皇姑区三台子街道18个社区建立联系,利用寒暑假给社区里的孩子上法治教育课。
近年来,于承祥的足迹遍布沈阳市和平区、皇姑区、于洪区的社区和中小学校,每年听他讲法治课的学生达两三万人次。他因此成为最受孩子和家长欢迎的“普法达人”。
75岁终圆入党梦
记者在相册的后三页看到,整整三页都是于承祥老人入党时的照片。“我75岁光荣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我能加入党组织,实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太不容易了。感谢关工委对我的关心、帮助和培养。”于承祥说。
于承祥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提出了入党申请,可是由于家庭问题、工作调动等原因,一直未能如愿。2013年开始,皇姑区关工委与街道党委多次沟通,研究、探讨如何解决老同志入党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发展党员每年都有指标,基层组织发展以先进青年为主要对象。2015年4月,皇姑区委组织部建议区关工委成立党支部,挂靠在区委老干部局。5月,区关工委党支部成立,确定于承祥为入党积极分子。2017年9月,于承祥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于承祥指着自己胸前的党徽对记者说:“党徽我天天都戴着,它是我的‘指路明灯’。”记者被于承祥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也正是有了这份信仰,17年来于承祥才能无怨无悔地做好义务普法工作。
于承祥多次获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市优秀志愿辅导员,创新性校外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省、市优秀“五老”报告员,市法治宣传先进个人和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