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法官风采录】不拼颜值拼实力的法院“明星” 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季烨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王怀实 | 发布时间: 2019-02-27 09:42

  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授予99名同志“全国优秀法官”称号,授予200名同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我省孔祥政等4名同志获“全国优秀法官”称号,王忠泽等8名同志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

  受表彰的优秀法官和办案标兵,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时代风采。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人民法官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即日起,本报开设《法官风采录》专栏陆续刊发受表彰个人先进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季烨,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2006年以来季烨始终坚守在审判工作一线,先后荣获“大连市三八红旗手”“大连市政法机关办案质量标兵”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个人嘉奖1次,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初,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

  座右铭: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

季烨正在开庭

季烨正在开庭

  2月15日,在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办公室,记者采访了季烨。季烨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有着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介绍案情时语速较快、条理清晰。她的一位同事这样描述她:“季烨一直是我们院的‘明星’法官,不是因为容貌秀丽而令人仰慕,是因为才华出众而令人钦佩。”


  上千起案件的扎实审判

  连续四年收案数及审结案件数均位居大连中院同业务类审判第一名,每年所审结的案件数量,占部门人均结案百分比130%—150%之多,收案数、结案数、结案率、质效考评综合分数均位居该院同类审判第一名……在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上千起案件扎实审判的“工匠故事”。连续四年所审结案件无一超审限案件、无一信访案件、无一错误瑕疵案件,这三个“无”,更体现了季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法律公正公平的庄严捍卫。

  法官王亮接受采访时说,跟季烨同组一年多以来,自己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季烨能力出众,不管分给她什么案子,她都能又快又好地办完,有些错综复杂看似不能调解的案件,她也能想出解决之道。“别人做不完的事她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她能做到,这就是季烨,不拼颜值拼实力的季烨。”

  明察秋毫的办案能手

  审判工作干得又快又好,季烨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问她有什么秘诀,她笑着回答:“审判工作没有太多的惊艳创新,更需要的是严谨扎实和埋头苦干。”别看季烨办案比别人多,可从不糊弄,也从不被别人糊弄。

  2017年,她所承办的一起兄弟俩打官司争房产的案件被评选为“大连市政法机关精品案例”。

  原告:“被告名下的房子当初是我出资买的,应该归我所有。”被告:“对对,是原告出资的,应该归他。”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的说辞,被细心的季烨看出了破绽。原、被告本是矛盾的双方,哪有这么合拍的?果然,经过进一步调查,季烨发现,这起案件涉及的房产,因债务纠纷已被多家法院先后查封,这是一个虚假诉讼转移资产的把戏。

  王亮坦言,一起案件可能涉及当事人十几年的纠纷,需要法官耐心细致地了解分析案情,理清案件脉络才能准确判案。季烨留给她的印象是无时无刻不在琢磨案情,有时遇到一个疑难案件,吃完午饭回来,季烨就想出了症结所在。

  2018年,一批敏感案件的审理进入了攻坚阶段,为全力保证完成该项任务,季烨多次加班至深夜,其间放弃了清明、“五一”和中秋节等多个节假日……同样做好一项工作,女性可能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父亲患心脏病、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女儿上小学……季烨的家庭负担绝不比别人轻,可是她却能在照顾父母和孩子的同时,连续多年在单位超额完成工作,而且保证质量。

  审判工作绝不是一判了之

  有时候法官判决一起案件相对容易,而调解成功一起案件则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说起季烨调解过的一起案件,同事们津津乐道。

  2018年,一家刚刚进入大连的外地开发商,因其开发的楼盘未能及时为业主办理房产证,被近50户业主告上法庭。案情清楚,开发商违约,近50起案件一判了之虽然轻松痛快,可业主们想拿到房产证恐怕遥遥无期,开发商在大连当地的经营也会受挫。

  既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动员开发商尽快为业主办证,又要保护好营商环境,为开发商积极纠错留出空间,季烨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大量走访和说服工作,终于将近50起案件全部调解成功,开发商给付100多万元赔偿款后,很快为全部业主补办了房产证。

  季烨常说,法官的工作她无比热爱,能够捍卫法律的尊严她感到非常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