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蓝盾骑警大队二中队民警张帅曾被媒体评价:“执法过程中,情势突转复杂,但是张帅一点儿也不慌,镇定又冷静,硬气十足又有章法可循。随着对方的反抗逐步演化,武力(戒备)逐步升级,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那么,“教科书式执法”是怎样“炼”成的?张帅又是咋成“网红”的呢?
张帅
规范执法时刻记心间
“无关者请靠后,警方将要使用警械!”“最后一次警告,把刀放下,否则使用警械!”……2018年9月6日8时50分左右,张帅和辅警张东东在沈阳市黄河北大街执行巡逻勤务时,发现一辆无牌摩托车。张帅立即命令该摩托车驾驶员李某停车,李某不仅拒绝停车,且加速驶入非机动车道逃避检查,并将驾驶警用摩托车进行拦截的张东东撞倒,造成张东东小腿受伤。李某逃离现场失败后,辱骂、殴打执勤民警,并从兜内掏出一把尖刀,追、刺执勤民警。
紧急情况下,张帅迅速疏散现场群众,保持安全距离,提高武力戒备等级,对李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将其制服,堪称一场“教科书式执法”。
这段执法视频被上传网络后,先后被媒体广泛转发并称赞,新华社新媒体更是点名表扬称:“沈阳交警的执法过程堪称完美!”同时该视频被中国警察网评论为:“值得全国民警学习!”
这次完美的执法过程更是在警界内部广泛传播,不久前,由公安部主管、人民公安报主办的“中国警察网”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2018年十个规范执法的瞬间”中,张帅的这次执法位列其中。
蓝盾骑警随身都有“锦囊”
在张帅的视频被网友尤其是警界的“大V”广为转发时,不少业内专家评论:“在执法的紧急时刻的表现,都是平时训练而得来的战术素养。能够看出沈阳交警在执法训练方面做得不错,几名交警、辅警均佩戴有单警装备、警械,站位也非常科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帅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册子告诉记者,他在入警之后,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的规范执法培训就一直没间断过,内容多是讲解事故处理、执法规范、武力升级处理等,还经常发小册子,比如《规范执法100问》等,像锦囊一样,让一线交警随身携带,不时就能拿出来翻翻。
张帅还指着身上佩戴的警用装备表示,平时执勤当中,一般警察都要配备手铐、警用甩棍、辣椒喷雾、强光手电、文书包、执法记录仪、肩灯和电台。由于经常训练,这些装备使用起来都得心应手。
警务实战教官就在身边
近两年,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全力打造教官体系,目前已培养出部级教官5人、省级教官16人、市级教官32人,沈阳交警局23个建制大队共有69名本级小教官。张帅本身就是省级及交警局警务实战教官,张帅和其他的蓝盾骑警队队员组成的协同作战单元完美地诠释了“教科书式执法”,他们在缓堵保畅、应急处突、整治违法、便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可以说,沈阳公安交警执法素养在蓝盾骑警队队员身上得到最直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