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清,东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东港市长山镇山西村驻村“第一书记”。
闻听于永清的“娘家人”要来,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的高永喜早早就候在村部。与记者一见面,63岁的高永喜就连连夸赞:“于永清可是个能人,不仅帮村里解决了一些难事,还帮村民们办了很多实事……”“是啊,检察院选派下来的人就是‘给力’,我们跑了好几个月没办成的种植大棚接电问题、防洪闸门修复问题,还有一些村民矛盾纠纷问题,到了于永清手里,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村会计何长福、妇女主任李萍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夸奖起来……
于永清 (右)
前几年,山西村是个“空壳村”,2017年财政拨款50万元,扶持该村建了两个草莓大棚,助力经济发展。2018年3月,草莓大棚基础建设完成,可申请接电施工却因故迟迟没能如愿。于永清来村后,立即把它列为村里头等大事来办,今天跑农电所,明天去供电局,为了不耽误应季蔬菜种植,他找相关单位及时安排埋杆拉线施工。经过于永清的不懈努力,两个大棚现已有了收获,预计村里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承包大棚种植的村民每年可增加收入10余万元。
山西村一、二村民组的稻田有两处防洪排涝闸门的丝杠和启闭机在两三年前丢失,因村里没钱维修,每到雨季汛期,都会给这两个村民组的600多亩稻田带来隐患。“这可是件大事,我来想办法解决。”于永清在走访村民时听说这事后,当即与高永喜赶到这两处防洪排涝闸门现场,查看完后,便找到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求助。3天后,于永清开着自家的“皮卡”将“淘弄”来的2个闸门启闭机、2个丝杠拉到一、二村民组,组织村民将两处防洪排涝闸门修复。看护闸门灌排水的何长玉乐得合不拢嘴:“每年汛期我都担惊受怕,今年汛期我能睡安稳觉了。”
山西村有三条土路,到了雨季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很不方便。为了尽快让让全村386户村民出门鞋不粘泥,于永清和高永喜走家串户,说服村民缩院墙、搬草垛、腾占道来修路。修路时,因村里经济条件不够好,于永清把关修路工程的“招投标”,帮助村委会挑选了一支既省钱又保质的筑路工程队,于2018年9月如期完工,全村每个屯堡都修上了水泥路。
村民们说,于永清既管公事又管家事。60多岁的女村民刘某与何某某两家是一个村民组的邻居,两家关系原本挺好。近几年,何家办起了养鸡场,排放污水时,刘家称靠近何家鸡场的水田被污染。而何家认为污水走的是老排水沟,污染的水田与何家没关系,因此两家矛盾越闹越大,村委会多次调解不成。于永清得知后,到现场进行了一番调查,他先是对当事双方进行了开导教育,指出了他们各自的过错,然后拍板断案:办养鸡场的何某某负责把鸡粪池整修,将排水沟挑通,刘某负责把自家水田坝埂加高,防止污水浸灌……对这样的解决方案,双方都没有异议。这个纠缠了好几年的问题,于永清半天就给解决了。
于永清告诉记者:“我到村里也有七八个月了,能够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并且得到村民认可,我感到很欣慰。农民很不容易,我就要尽己所能,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