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大连“智慧交管”为主城区道路通行整体提效8%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王怀实 | 发布时间: 2019-01-10 10:07

  “有了微信AI人工智能语音服务系统和彩色智能交通诱导屏后,根据信息提示和屏幕上的实时路况可以自主选择出行路线,真的方便了很多。”大连市民刘女士对记者说。

  2018年,在大连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下,大连交警部门紧紧围绕打造最优警务模式、打造最优公安队伍、打造最优平安环境“三个最优”目标,推进“智能交通、文明交通、精细交通”建设,使交通管理实现了新跨越。2018年全年,大连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2017年下降4.46%,市内主城区道路通行效率整体提升8%。

  智能交通提档升级

  大连交警部门同相关公司协作,促成全国首家“智慧交通大脑”落户大连。“智慧交通大脑”通过9秒倒计时信号灯控制系统与海量的路况信息“握手说话”,信号调优效果明显,路口车流通行率有所提高。

  大连交警部门还全面升级了64块户外交通诱导屏,直播路况、分色预警、测算时长,市民可根据显示内容自选路线。同步拓展“大连交警”微信平台,研发AI人工智能值班交警,推出“私人定制”服务,让驾驶人真正享受智能交通的便利。

  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处处长张吉辉介绍:“微信AI人工智能语音服务系统,能够汇总整合驾驶人的语音信息,做到有问必答,让驾驶人自主选择路线。”

  涵养城市交通文明

  大连交警部门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大力治理民生难题。

  同外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试点启动“主线配运+末端接驳”模式,推出“文明骑手”APP“一站式”终端,对外卖骑手施行实名制记分管理;强势整治飙车飙声违法活动,全年查获非法改装机动车216台,打掉非法改装“黑窝点”3家、改装车聚集场地1处,并将262台高端改装车、300台低端改装车全部分类归档纳入管控视线;持续治理行人过街陋习,通过路面劝导、观看警示视频、实行大屏曝光、抄告报送单位和纳入征信平台等方式,让违法者“红脸出汗”,自觉改正不良习惯。在主城区有斑马线无信号灯的10处路口,放置“行人过斑马线用旗”,用“生命旗”强化人车互让行为意识。

  多措并举惠民利企

  大连交警部门紧盯行车难、停车难、交通拥堵三大“城市病”,会诊把脉治顽疾,综合运用调流手段,逐步治堵、缓堵、疏堵,最大化提升路网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路权,先后放开18条公交专用道,让企事业班车、3人以上小车、载客出租车共享共用,鼓励市民公交出行、拼车出行,主城区整体通行效率提升8%;治理停车乱象,打掉“黑停车场”23个,全面清理占道停车,做到还路于民;完善基础设施,年度施划标线27.5万平方米,并完成新建30处路口信号灯及配套60套技术监控民生工程,“马路语言”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2300路视频探头全天候滚动轮巡,并与多部门密切联动,微信线上自动报警,全方位、多角度获取警情。

  整合交警、法院、保险三方资源,开启“警保联动”模式、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实现交通事故快速理赔、矛盾纠纷现场调解。充分发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作用,受理救助申请49例。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以规范文明执法带动服务质量提升,70名处级以上干部与大型企业建立“一对一”交警联络员制度,提供随身管家服务。扎实推进一系列“放管服”举措落地,开通“警医邮”网点代办,下放车驾管业务权限,研发网上牌证管理和牌证发放系统、推出节假日延时服务和团体绿色通道等系列服务举措。

  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徐宏开说:“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管理,实行政府主导,由两名副市长负责,纳入16个委办局,定期召开治堵缓堵联席会议,面对面、点对点研究,这是2018年交通管理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成因。2019年,我们以夏季达沃斯年会交通安保为核心任务,以加强和改进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构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城市交通治理模式为工作主线,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警务机制革新、交管科技创新、安全风险防控、交警队伍履职五种能力,全面促进规范执法和文明出行行为养成,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和措施,坚决维护安全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力打造城市交通管理品牌和大连交警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