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宏伟蓝图换新貌 捷报频传慰此心 记丹东市元宝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付宏伟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王大海 | 发布时间: 2018-12-28 06:39

付宏伟

付宏伟

  付宏伟,一位人到中年的法官。他获得过很多荣誉,记者见到他,请他说说自己的成就,平时与征收动迁的当事人坐炕头唠家常讲法律侃侃而谈的他,却显得有些拘谨。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是法律的裁判者,但更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使者,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是自己的使命。

  心有责任勇担当

  近年来,丹东市元宝区城区建设快速发展,征收动迁、市容市貌改建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成了社会热点、焦点。付宏伟多次带领庭室法官深入动迁现场实地调研,同政府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制定了符合当地实情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探索出一套政府依法征收、法院依法审查的拆迁工作模式,使政府的房屋征收工作近年来逐步走上正轨。既保证了征收工作如期完成,又保障了被征收群众的合法权益。

  2012年,金山经济开发区先后动迁3000余户,下达强制征收决定书的400余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有260户。如果对260户人家实行强制执行,对社会稳定可能会造成影响。付宏伟登门入户讲解动迁政策,不厌其烦地解释法律条文和补偿依据,最后进入强制执行的仅15户。即便对进入执行程序的,付宏伟也召开听证会,保证动迁群众充分表达自己合法的利益诉求。当地一位群众说:“如果没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谁能把工作做到这份儿上?”而付宏伟是这样告诉记者的:“每次到百姓家里,我都不外道,百姓家的大饼子尝了,黄瓜不洗就吃了,因此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于是付宏伟成了政府认可百姓信任的中间人,于是一个个矛盾纠纷就迎刃而解了。

  付宏伟的同事说,付宏伟总会充分考虑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坚持以调解协商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原则,及时处理了大批非诉执行案件。极大地缓解了政府与被征收人的矛盾,减少了行政成本,有力地推动项目如期建设。

  心有天平保公正

  2015年,元宝区九道沟东尧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这是丹东市安居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几亿元,项目规模较大,涉及1200余户小型企业和居民,动迁拆迁难度很大。动迁公告颁布后,有的企业和居民就打算索要高额补偿,甚至扬言“不满足要求,就对抗到底!”直到正式实施拆迁,尚有32个“钉子户”未能与动迁部门达成协议,政府申请法院裁定强制执行。为化解矛盾纠纷,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付宏伟深入街区,走访每一个拒迁企业,每一个拒迁住户,了解情况,做说服教育工作。一次,他到一个拒迁户家里,房主以为是动迁办的人来了,态度很不友好。听他说明来意后,谈话的气氛很快缓和下来,他抓住机会,讲政策、讲法律、讲城市发展建设大局。一番心平气和的说服工作,终于使这个动迁户想通了,不久便签订了动迁协议。就这样,经过他挨门逐户的说服工作和多次组织开发商和动迁户调解协商,32户“钉子户”有31户自动搬迁,只有一户被强制执行。就这样,付宏伟的名字在群众中传开了。

  2016年,元宝区七道办事处爱民沟旧城改造动迁拆迁时,只要付宏伟到现场,就有很多动迁户找他咨询有关法律、政策方面的事,主动介绍自家的情况,请他当参谋,他都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进而进一步做说服解释工作。这个项目共动迁800余户,无一户是通过强迁而搬出住地的。几年来,他参与类似项目几十项,每一次都能尽心竭力地做好工作。

  心有百姓化矛盾

  近年来,元宝区商业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相应的,流动商贩、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城市乱象也大量增加,成为元宝区优化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付宏伟创新性地建议政府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治理,即执法机关依法管理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缓解了执法人员与群众的直接冲突,减少了矛盾的激化。

  一家水果店先后被行政处罚19次,被执行罚款1.5万余元。经法院审查并强制执行后,该业户能守法经营,对周边业户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

  法律是刚性的,但执法是有温度的。九道街道有位80多岁的老爷子编筐售卖,竹竿竹条铺满人行道,执法人员多次劝告无效后,对他处以罚款。老爷子到法院找到付宏伟,保证不再占道经营。经付宏伟协调,执法部门对其免予处罚,老爷子再也没占道经营。

  从2012年到现在,他处理的各类行政非诉案件1200余件,90%以上通过协调解决,极大促进了城管执法工作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辖区内随意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使元宝区的城市管理在法制的环境中得到了好转。

  付宏伟办理案件的当事人,说他“公正、亲民,勇于担当”,不少当事人给他送锦旗,送表扬信,称他为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