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左二)与村干部研究龙胆草中药材
“你看,这个就是上次采访时我跟你说的要种植龙胆草的那块地,如果连片种植的话效益会非常好,我刚来驻村的时候每天都会路过这,当时就在想,我们村要是能在这种一大片龙胆草就好了。”看着眼前这片地,姚磊的眼睛在放光,好似看到了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转湘湖村未来的希望。
姚磊,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三级检察官助理、法学博士、援藏干部、“第一书记”,这些身份均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年仅35岁的他,已从事检察工作11年,历经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公诉等多岗位锻炼,主办或者参办各类案件400余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案和瑕疵案。曾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辽宁省检察业务专家,辽宁省直属机关青年五四奖章等。
任驻村“第一书记”
今年5月经省委组织部选派,姚磊到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转湘湖村任支部“第一书记”。为了发展村里经济、带领全村乡亲们致富,姚磊经常和村干部一起去邻村学习龙胆草的种植和加工经验。
“这是大林子村的中药材加工厂,我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学习一下他们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还有他们中药材加工的技术,下一步我们村也要发展中药材加工厂。”姚磊向记者介绍。返回村里,姚磊又同村干部一起到村头最适合种龙胆草的那块地实地研究,“这块地可带动全村五分之四的村民种植龙胆草,我之前请专家预估过,保守估计同等面积土地的收入会是原来的5倍。”此时的姚磊神采奕奕,他俨然成了该村的一分子。
细致严谨是准则
“了解侦查监督工作的人都知道,我们这的工作分为几部分,而我认为,审查逮捕部分非常重要,它处于防范冤假错案的第一线,它一方面关系到惩罚犯罪,另一方面又关系到保障人权,我所理解的审查逮捕最为主要的目的其实不在于我们到底惩罚了多少人,而在于我们正确地行使这一职权挽救了多少人、帮助多少人有效地回归了社会,我们化解了多少矛盾呀!”说到自己的主业,姚磊更是滔滔不绝。
2013年,在办理一起侦查机关移送的受贿案时,姚磊积极发挥检察机关引导取证的职能作用,确保了案件的准确侦查方向。在全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中,一中学教师收受多名考生购买试题款8万元,找到一名监考老师帮忙,让他提前进入考场拍照并将试题传出场外。本案的关键在于犯罪嫌疑人的受贿罪名是否成立。按照当时的证据,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利用职务影响力受贿。而当时刑法并未规定组织考试作弊罪。按照原有侦查方向,该案只能以证据不足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故姚磊建议侦查机关立即对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的考题进行秘级鉴定,终于在案件到期前的最后一天下午,该套试题的秘级鉴定被作出,案件达到了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逮捕标准,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逮捕决定。
敢于挑战是品质
2016年5月,姚磊接受组织安排,赴西藏那曲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察业务援藏工作。
“那曲海拔是四千多米,当时去的时候高原反应非常的明显,那时候氧气瓶都要带到教室,在上课之前先吸一吸氧,再进行讲课,讲课之后再吸一吸氧来缓解高原反应产生的影响。”虽然这段经历让他当时的身体和精神压力都特别大,但在姚磊的人生中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他一生回味。
姚磊勇于挑战的性格在他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3年,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中,姚磊顶住巨大压力,凭借案件汇报环节优异的表现,从6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称号,他也是我省首位获此殊荣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