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不到20岁的王灌篮(化名)开始吸毒,他以为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开始自暴自弃,从小偷小摸直至犯罪。
3年前,28岁的王灌篮第二次被强制隔离戒毒,在鞍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帮助下,这一次,王灌篮发现窗外的天依然是那么蓝。
今年11月18日,王灌篮在父亲的陪同下走出强戒所,他告诉记者,“事不过三,这里不会再来了。”
戒毒成功走出强戒所
染上毒瘾走上犯罪道路
王灌篮,男,今年31岁。曾先后因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13年至2015年因吸食海洛因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2015年11月,王灌篮因再次吸食海洛因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强制隔离戒毒。
提及往事,王灌篮一直低着头。他说:“那段日子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王灌篮出生在鞍山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均为工人,因经济问题离异,王灌篮由父亲抚养。王灌篮辍学后,整日游手好闲,认识了一些社会问题青年,开始泡吧、吸毒。期间父亲为他找了两份工作,但他嫌工作太辛苦,工资又低,不久就辞职了。
由于吸毒后花销较大,王灌篮开始走上犯罪道路,从起初的小偷小摸,到后来开始盗窃,王灌篮觉得盗窃获取钱财的方式轻松,比工作挣钱容易,从此开始频繁盗窃以获得毒资进行吸毒。
王灌篮接受心理治疗
以“老人儿”自居抗拒戒毒
第二次被强制隔离戒毒时,强戒所对王灌篮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王灌篮入所期间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程度较显著。
“王灌篮因父母离异,导致其性格极端且易冲动,人际关系紧张,有严重心理问题”。强戒所民警回忆,当时王灌篮法制观念淡薄,甚至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以为然,判刑后仍无悔过之心,认为被抓只是自己运气不好,对吸食毒品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更是认识不足,并且根本无戒毒意愿。
因是第二次被强制隔离戒毒,王灌篮竟以“老人儿”的身份自居,并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参加康复训练和习艺劳动,不认真接受教育。
民警找王灌篮谈心
春风化雨戒毒成功
如何让王灌篮这样的“刺头”接受强戒治疗,回归社会?市强戒所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戒治方案。
在确定了王灌篮的教育矫治方案后,民警找到王灌篮进行谈心,并向他说明了将对其开展个性化教育矫治方案。为稳定王灌篮情绪,针对王灌篮与父亲关系破裂,无家属探视这一情况,民警为其购买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在生活上对他实施更多的人文关怀。
王灌篮接受个性化治疗
针对王灌篮之前人际关系紧张的情况,所里为王灌篮调整了寝室和铺位。为了使王灌篮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所里还联系到了王灌篮的父亲,并成功劝其来所探视王灌篮,虽然在探视后,父子并没有冰释前嫌,但也让王灌篮看到了与父亲重归于好的希望。
王灌篮由起初的“消极抵抗”,到后来慢慢感受到强戒所里民警的关怀与温暖,在戒毒态度上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并能够服从管理,遵规守纪。
11月18日,王灌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强戒所全体戒毒民警的帮助,终于戒除毒瘾,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