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国在经历了10年内乱的特殊时期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律交给10亿人民。为此,本溪市敢为人先、勇于探索,针对当时社会治安问题较为严峻、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形势,提议在全市公民中开展“十法一条例”普法教育并付诸实施,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普法宣传工作实行内容、方法“两个转变”的思路,为全国实施“一五”普法规划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本溪普法依法治市的思路、做法和成果,引起当时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和全国各地的广泛高度关注,普法经验在全国推广,本溪被誉为“全国普法依法治市发源地”,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适应新时代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牢牢把握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新部署,加快法治本溪建设。
一是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动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提高普法实效。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培育一批法治文化精品,放大本溪法治频道《普法栏目剧》的品牌效应。全面推行智慧普法教育,开发“二微一端”法治新领域,打造“一站式”便民法治宣传平台,建立“网格式”法治宣传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二是坚持把法治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基本方式。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依法严格办事,提高广大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综合运用法律政策作出科学决策、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着力依法破解难题,通过以事明理、以案说法,在全社会形成遵守法律、相信法律、维护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围;着力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严格公正司法,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三是坚持把法治作为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保障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积极化解经济纠纷,依法保护产权,依法妥善处理经济案件,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充分发挥政法机关保障服务作用,综合运用防范、打击、整治、管理、服务等手段,努力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和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良好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