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奋进】今日答卷|“雷锋精神”筑底色 “抚之顺之”引长风 回顾抚顺改革开放40年法治建设之路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18-11-20 09:50

  在抚顺市东洲区这块深含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有一群从事神圣审判事业的东洲法院人,他们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诚履行法律职责、扎实抓好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司法改革,积极为辖区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

  便民、利民、接地气的章党法庭

  多年来所办案件无一错案

  作为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唯一的派出法庭,章党人民法庭在院党组的带领下,立足乡村、服务基层,将自身的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充分发挥基层法庭服务百姓、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积极打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树立了良好的法院形象。

  章党法庭成立于2011年2月23日,地处抚顺市东洲区的东北部邱家村村口。辖区面积约为427.2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个乡镇,包含10个社区、26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人口约为8.85万人。法庭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员额法官3人。

  多年来,章党法庭扎根乡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办案为第一要务,努力克服案多人少、交通不便等问题,忠实履行审判职能,全力依法规范办案,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桥头堡”作用,2016年至今年6月,共受理案件902件,审结749件,结案率83.03%,多年来所办案件无一错案。

  最高院院长曾亲临章党法庭

  东洲区法院借助改革开放春风,不断加强信息化和“智慧法庭”建设,全面完成了审判法庭的标准化改造。章党法庭接入了全省法院三级内网,建立了数字法庭,实现了与审判业务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点播、远程庭审等功能,审判工作的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

  东洲区法院坚持以雷锋精神建院育人,积极打造雷锋式法庭,涌现出了一批雷锋式的法官。近3年,章党法庭荣立抚顺中院集体三等功;法庭干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全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东洲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亲临章党法庭调研指导工作,对法庭建设等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作为扎根最基层的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多以婚姻、家庭、赡养、土地、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为主,涉及百姓家长里短、日常生活。为减轻群众负担,方便群众诉讼,工作中法庭干警经常性地开展巡回审理,把法庭搬到偏远山村、田间地头、庭院炕沿、养老院进行案件调解。就地办案,让群众不再翻山越岭、旅途劳顿。尤其是对于适用法律无法清晰审理的案件,在纠纷现场苦口婆心、想法设法进行调和,让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解决争议,现场感受法律的人文关怀和法治教育,得到了辖区百姓的交口称赞。同时他们坚持定期走访村委会、社区,与其建立诉调对接解决纠纷机制,从法律层面指导调解工作,争取把纠纷解决在诉前,真正做到了扎根基层赢民心。3年来,3名法官共计开展巡回审判200多件次。

  近年民事案调撤率均超六成

  为积极发挥法庭身处最基层,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密切、最贴切、最广泛的特点,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解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做人民群众信赖和拥护的“平民法官”。几年来,章党法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调解工作。经过全庭同志的辛勤努力,调处了一大批民事纠纷,化解了一大批民事矛盾,调撤了一大批民事案件,近年来,调撤率均达60%以上。为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发生,该法庭在辖区内定期组织普法宣讲活动和法律咨询服务,深入农村、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营造和谐的法治环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章党法庭经过近8年的不断打磨,庄重威严的法治氛围与和谐亲民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如今的章党法庭人用坚定的信念和优良的业绩去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铁肩担道义,天平筑新章。章党法庭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这一主题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争创一流法庭而不懈努力,为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