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没有惊天事,润物细无声 记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七道派出所教导员张钧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李绍学 记者 王大海 | 发布时间: 2018-09-19 10:49

  ·人物档案·

  张钧,女,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七道派出所教导员。从警至今,她始终坚守在七道派出所,为辖区群众热心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深受群众喜爱。从警21年中,她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杰出女警、丹东好人最美警察、丹东市杰出女警,获得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张钧


  自己多干点 群众少跑腿

  9月2日一早,张钧在微信朋友圈和“百万警民工作群”里发送了这样一条信息:“丹东公安户籍业务全年无休息是否温暖到您?今天我在岗,很高兴为您服务,传递温暖。”

  今年,丹东市公安机关提出每周7天都为群众提供办理户籍业务等服务,由于警力紧张,七道派出所负责户籍管理的内勤民警少,所以张钧也要在休息日与户籍民警轮流加班。这天,她就要做一天户籍民警。

  七道派出所辖区有五六万人,近年来,新建的楼盘比较多,回迁户多,所以每天到派出所办户口的人都不少,内勤民警忙不过来,张钧一旦忙完自己手里的工作,就到派出所一楼与民警一起为居民办理户口。一位李先生在办完户口后对张钧说:“我到哪个部门办事都没有到派出所顺心。”

  陈先生在办理房产公证时遇到了难题。他早年就与父母分户了,父母去世40年多年,如今因为办公证需要确认陈先生与父母的关系,所以来到派出所查找证明。内勤民警在网上没有查到相关资料,陈先生因为无法证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而绝望。这时,张钧提出想办法找陈先生父母的老邻居,几经周折,找到老邻居,并经老邻居证明陈先生与其父母的关系,陈先生感激万分。张钧告诉记者:“我们辛苦点,老百姓就少跑腿。”

  心里有群众 群众心有她

  派出所辖区的不少老百姓都认识张钧,张钧也认识不少老百姓。1997年8月,张钧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那时起,她就在七道派出所工作,一直到今天,从内勤民警成长为教导员。21年来,她与辖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派出所工作的第二年,她与居民张秀波一家结为扶贫对子。张秀波两口子都是残疾人,本身就生活难以自理,再加上还带着孩子,生活非常艰辛。张钧从那以后便成了张秀波家的常客,从此张秀波对邻居说家里有了“警察亲戚”。

  后来张秀波的丈夫因病去世,张钧总是抽出时间到张秀波家里帮助双腿残疾的她干点家务活,辅导孩子学习。几年后,张秀波的女儿大学毕业,在沈阳工作,并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张秀波不想拖累女儿,坚持自己独居,于是张钧时常买些菜、水果给张秀波送去,张秀波生病,她就忙着照顾。张秀波从心里感激这位“警察亲戚”,总想为张钧做点事情回报张钧20年来的帮助。于是每当她发现楼里哪家房屋出租了,租客看着可疑了,都会告诉张钧。张钧说:“我帮她,她帮我;你心中有她,她心中就有你。”

  爱憎分明 惩恶勇争先

  多年来,张钧勤勤恳恳熟悉业务,以至于她对辖区人员情况了如指掌。有一年的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张钧突然接到报案,一名女子被一名男子殴打、抢劫、强奸了。这位女子口中描述的犯罪嫌疑人与之前发生的几起抢劫强奸案件作案手法相同,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之前办案民警数月蹲守,毫无结果,这个犯罪嫌疑人极其狡猾,被害人总是看不到他的真实面目。那时候视频监控还不像今天这样普及,要找到凶手,真是难上加难。

  当时,张钧还是一名窗口的内勤民警。她得知此案情后,脑海里闪现出本辖区内一个刑满释放人员,此人小眼、疤脸、笑面、身材不高、来落户时身穿蓝色西服,和被害人所描述的犯罪嫌疑人特征相符,经过辨认,受害人一下认出了犯罪嫌疑人付某。办案民警不熟悉付某,张钧主动请战,巧妙地约出犯罪嫌疑人,俩人刚一见面,刑警一拥而上将嫌疑人付某抓获。当时轰动丹东的11起系列持刀抢劫强奸案终于告破,付某因手段残忍、性质恶劣被判处死刑。

  没有惊天事 平凡见真情

  自从去年张钧获得丹东好人最美警察荣誉后,知道她的人更多了。有一名外辖区的常年信访人员,找到张钧,述说“冤情”,他认为张钧可信,愿意听她的建议。张钧耐心接待了这位本不该她负责接待的人。经过一番疏导工作,这位常年信访人员竟然想通了,表示回家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意,不再信访了。

  这些年,张钧帮助多名贫困百姓,调解了数不清的邻里纠纷,化解了多起棚户区改造拆迁纠纷。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把她当做值得信赖的人。难怪去年元宝区城隍庙小区居民张先生在丹东市公安局举行的警民恳谈会上说:“如果有一颗子弹向张钧飞来,我就是为她挡子弹的人。”

  张钧在派出所没有做出让人称之为大事的事,也没有说过豪言壮语,但是她做的每一件琐事,都让群众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