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磐 叫响我们在一起
忠诚之脊 挺在抗洪第一线
辽宁政法系统抗洪抢险纪实
【编者按】
受“温比亚”台风外围云系和冷空气共同影响,连日来,我省再次迎来强降雨,大连、葫芦岛、丹东等地遭遇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市区多条主干道积水严重,上万人被迫转移,情势危急。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政法机关紧急动员部署,全体出动,迅速集结,分赴各个险情地段,一道由广大政法干部、公安民警和志愿者等组成的坚固长城巍然矗立于汹涌的疾涛前面,谱写着一曲曲感人的卫士赞歌。
8月21日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射在墙上,丹东市民老李赶忙拉开窗帘,朝振八街老北桥洞方向望了望,在朋友圈里推送一张图片,留下一段话:看到警察了,安全锥已经撤掉了,丹东汛情总算过去了,感恩所有伸出援手的人。
在暴雨肆虐的日子里,振八街老北桥洞有没有因积水而封路,就成了老李判断灾情的一个地标。
如今,阴云散尽,接连攀升的预警已解除,但发生在风雨如磐日子里的故事,或惊险,或温暖,或幸运,或感动,依然历历在目,并将成为一段集体记忆,留在亲历者、受助者的心底。几天几夜的风雨交加中,辽宁各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政法干警英勇无畏,谱写了一曲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赞歌,也展现了面对困难时辽宁政法队伍的“铁军”形象。
8月20日12时56分,大连消防旅顺一中队救出被困人员
8月20日12时46分,大连消防复州城中队救出受淹住户
【我们在关注】闻“汛”而动 快速出击
受今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外围云系和冷空气共同影响,8月19日11时至21日8时,一场强降雨侵袭我省,但在暴雨面前,全省上下齐心、众志成城、闻“汛”而动,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截至目前,我省暂无重大险情灾情报告。
省委、省政府对此轮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省委、省政府要求,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工作目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提前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为及时转移避险人员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同时保障电力、通讯、交通顺畅,对于重点区域,即大连、丹东地区及岫岩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盖州、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绥中等地,要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应急抢险救灾、交通管理疏通、海上船舶回港避险等多项工作。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听取关于天气及水情形势分析汇报,并与大连、鞍山、本溪、丹东、营口、葫芦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点对点”视频连线调度,对强降雨防御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安排、再部署。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8月19日16时启动全省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大连、鞍山、丹东、营口四市派出了工作组和1个专家组,协助地方开展强降雨防御工作。防汛进入全面临战状态。
19日18时,大连市城市防台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启动特大洪水抢险应急响应预案,部署各区城市防汛办不间断组织细致排查险情隐患。
19日下午,鞍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汛情紧急要求岫岩县根据降雨情况,迅速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并妥善安置。
丹东市振安区马市岛重点防洪区地势低洼,汛期易发生险情,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周密的人员转移避险预案。
营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全市应急抢险队伍要准备就绪,防汛仓储物资全部准备到位,随时装车调运,做好人员转移避险等工作。
截至8月20日18时,全省共转移人口45037人。
8月20日,大连消防保税区中队官兵救助被困群众和车辆
8月20日,大连市复州城镇,大连消防复州城中队官兵怀抱婴儿涉水前行
【我们在一线】风雨如刀我为盾争分夺秒救援在一线
8月19日,大连市公安局下发《关于迅速落实市政府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通知》,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迅速启动《防汛抗洪应急救援工作预案》,支队各级闻令而动,按预案收整装备,迅速集结,按既定方案拓展中队执勤范围,充实重点地区救援力量,支、大队全勤指挥部现场组织指挥救援。
8月20日8时51分接到报警,大连保税区名品公寓附近桥下有车辆和人员被困,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保税区中队立即出动2车12人火速赶赴抢险救援现场。
9时到达现场后发现,两辆轿车被淹没在水中,周围有数名群众被困无法脱身。指挥员下达命令先对被困群众进行施救,参战队员到达被困人员位置后把救生衣给被困人员穿好,并连接好安全绳,确保被困人员安全后开始疏散,把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位置后对被困车辆进行救援,利用抢险车牵引装置在被困车辆前边拽,参战队员在被困车辆后边推,9时56分,成功救助8名被困群众、疏散2辆水淹车。
8时56分接到报警,金州区站前街道刘家屯民房被淹,被困人数不详。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金州一中队立即出动两辆消防车、13名官兵火速赶到现场。刘家屯由于暴雨加上地势低洼,家家进水被淹,水最深处约1.5米,水流湍急,现场有30多名群众被困,其中多数为老人及孩子。
中队立即成立救援小组,官兵着救生衣,利用安全绳挨家挨户进行搜救。其中被困人员中年龄最高为92岁,最小的约1岁,为抢险救援增加了难度。年龄大的老人不愿意出来,中队官兵就耐心地劝说做思想工作,然后给老人穿上救生衣将其背至安全地点,官兵就这样挨家搜救确认,经过两个多小时奋战将被困的30余名群众全部救出。
自20日凌晨至17时,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共接到群众报警136次,指令出动消防车150台次、救援警力1031人次,先后救助社会群众280余人。
转移群众背后的“苦功”
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帽盔山派出所辖区的白房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地势低洼,每年下大雨这里都容易形成内涝,是重点防汛地区。
8月20日早上开始,帽盔山派出所各社区民警联系街道社区负责人,深入辖区地势低洼地带群众家中,查看情况,劝说发动部分群众投靠居住地地势较高的亲属家中,对于无处投靠的群众进行人数统计,以便转移时没有遗漏。
8月20日一早,帽盔山派出所所长张纪就来到派出所,向街道社区负责人询问白房村的情况,组织调度民警转移群众。在振兴区,雨不是特别大却下个不停。中午时分,派出所接到街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有居民需要转移到安全地带。张纪立即带领民警奔赴白房村。
白房村有900多户居民,大部分住的是平房。民警们开始挨家动员,并帮助转移。部分居民顺利地转移到防汛安置点白房小学。但是仍有部分居民认为大雨没事,不同意转移。
雨不停地下,帽盔山派出所的民警在市区积水较深的地方协助交警维持秩序,保护行人安全。傍晚,雨又大了起来,虽然没有接到白房村居民的求救电话,但张纪还是坐不住了,“有一名居民出事也不行!”咬定这个决心,他带着民警开车急速向白房村驶去。到了白房路口,民警们看着前面的积水判断车开不进去了。于是他们决定趟水进村,直奔尚未转移的居民家。
居民王大娘一家虽然房子不是危房,但是状况也不是很好,到了晚上,房屋已经有点漏雨,白天经民警劝说仍坚持不走的王大娘,晚上还是不想离开房子,她说:“我走了,被褥咋办?”民警侯禹臣连忙把被褥等物品放在屋子里比较高的地方。这时,屋内进的水已经有大约20厘米了。王大娘的家人也很着急。侯禹臣耐心劝王大娘,又告诉王大娘安置的场所,终于将老人带离房屋。
看着王大娘一家离去,民警们又趟水走向其他居民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小石头小树枝顺着水灌进靴子里很硌脚,但是大家都强忍着。有的地方水都齐腰深。当民警们将居民转移后,回到所里已经夜里10点多了。
在从村里往回走的过程中,民警们还推出陷在水里的3辆车。这一天一夜,帽盔山派出所共转移81户共计166人。
抬的是车暖的是心
8月20日17时许,大雨转小,道路湿滑,车辆缓速行驶,在辽阳市白塔区文圣路交通岗,交警李忠林正在指挥疏导交通。这时,他发现路口南侧街角处一家蛋糕店门前,有一辆黑色轿车停放的样子怪异。李忠林急忙走过去,看见轿车附近有一名女子神色焦急,看见交警走过来,连忙上前。
原来,女子姓唐,带孩子从蛋糕店出来,刚上车系好安全带,就感到车子一晃,然后明显感觉到驾驶座位置下沉,于是她连忙抱着孩子远离轿车,“车轮下面有个大坑,应该是路面塌陷了。”女子对李忠林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黑色轿车的左前轮陷在约一米宽的坑里,由于重力作用,黑色轿车尾部翘起,车辆整体向前倾斜。李忠林说:“可别翻车了,得赶紧把车抬出来。”于是,他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附近执勤的交警,10分钟后,4名交警赶到。
现场,5名交警首先疏散围观群众,然后制定抬车方案,一名交警蹲在大坑处观察后说:“雨大导致路面地砖松动下陷了。”交警们几次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车身,但手滑、脚滑支撑不住,只好将车放下。随后,交警们研究分散力量,让一名交警到左前轮处,这时,两名过路行人也加入到抬车队伍中,三名交警在车前,一名交警和两名行人在陷入坑中的车轮处,一起喊着:“一、二、三!”一鼓作气,合力将轿车左前轮抬出到地面。
为防止其他车辆掉入,交警用砖头将大坑围了起来,并将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及时修复。面对交警的帮助,唐女士表示万分感谢,交警也敬礼感谢了帮助抬车的市民。
出水才露满脚泥
8月20日清晨,在大石桥市金屯南桥洞路段,值勤的交警刚刚推出了一台箱货车,又光着脚返回水中,一边指挥着一边和群众共同去推那辆困在水中轿车,这是最后一辆困在水中的车辆了,也是他当天早晨推出的第5辆车了。
位于大石桥市的军民街地处市中心,周围居民多,车辆通行量大,一夜的降雨,使这个繁华的路段淹没在了积水当中,停靠在路边的部分车辆被困在水中,无法行驶。负责军民街值勤的3名交警早早就到了执勤岗位,他们挽起裤腿,将被困在水中的车辆逐台向外推出,车主还未来得及道谢,3名交警又赶紧返回积水路段帮助其他被困的车辆。
记者了解到,在一天多的强降雨过程中,大石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共帮助受困车辆50余台次,早晚高峰期间未造成交通拥堵,未发生严重道路交通事故。
同一时刻,营口开发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刘勇正带着全体交警奋战在风雨中。
由于积水严重,开发区大厦岗附近80余节护栏被冲倒,副大队长关凯夫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往大厦岗。到达现场后发现自己没有带雨靴,他脱下皮鞋赤脚趟水,带领附近执勤民警将80余节护栏全部移到了马路边。
处理完护栏后,他才发现裤子刮坏了,腿上也全被划伤,回到马路边才发现,脚上已被泥巴包裹,他寻找自己的鞋子时发现鞋子不见了。
“谁看到我的鞋了?”正当他着急的时候,路边一名群众走出来,手上拿着一双皮鞋送到了他身边,说道:“看见你们急急忙忙去处理护栏,怕你的鞋子被雨水淋湿,我帮你收起来了,你们交警也真不容易。”
“别着急啊,等我把这辆车先推上去!”当天下午一点,在熊岳三线高铁桥下,辅警刘东泽、李增强一边推车,一边对困在桥下的一辆黑色捷达的车主喊。
10分钟后,黑色捷达平安“脱困”,车主从兜里掏出两根“玉溪”。“兄弟,赶紧抽根烟歇会吧!”刘东泽摆了摆手,回到警车灌了两口矿泉水后对李增强说:“走,下一个。”留给黑色捷达车主的,只是一道亮橙色的背影。
【我们在一线】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近日来,暴雨的侵袭始终在持续,在“辽宁长安网讯”来临之前的8月13日,一次强降雨“袭击”了绥中县。
8月14日上午,葫芦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力威,葫芦岛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喜鹤等领导,冒雨深入到绥中县荒地镇及城区低洼地段,实地查看,现场指导防汛工作。
王力威一行首先来到荒地镇大郑村,实地了解防汛工作落实情况,要求驻村干部包保到户,做好防汛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在荒地镇杨宝村,王力威来到转移群众的临时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鼓励群众要克服眼前的困难,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王力威要求,要切实做好转移安置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要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让转移安置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王力威一行还来到县城西关路口,实地查看城区雨情、汛情和防汛排涝等相关工作情况,详细了解强降雨对城区交通秩序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这是一场全县总动员。绥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5个乡镇党政“一把手”、广大机关干部包括挂职干部,全部深入防汛第一线,24小时值班值守,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水库、河道、塘坝、尾矿库、旅游景区、危房险房、老城区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做好群众转移工作,不落一户、不丢一人;密切监测雨情、水情、险情,利用绥中县平安联动指挥中心对乡镇进行点调督查,定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气象信息、各乡镇汛情险情等情况,确保信息畅通、调度准确、指挥科学。此外,还增派人员,重点加强社会治安、交通指挥、舆情管控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百姓生命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8月14日,绥中县沙河镇,民警与村民一起用绳索拖拽被困车辆
这一串串数字,写在水情面前,写在全省人民群众心中:
——截至8月20日18时,全省共转移人口45037人;
——8月20日凌晨至17时,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共接到群众报警136次,指令出动消防车150台次、救援警力1031人次,先后救助群众280余人;
——一天加一夜,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帽盔山派出所民警转移81户共计166名群众;
……
风雨中,他们闻“汛”而动,与时间赛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译成“棕榈树”的“温比亚”这个词原本很美丽,但最近这三个字却让这个夏末秋初平添了不少危急感。台风“温比亚”掀起的大浪,让无数人陷入灾难的漩涡。
这是罕见的特大暴雨,使数以万计的人被迫转移,但好在,我们有坚强的后盾,有顽强的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干部群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和目标。
急灾危难里方能显现“英雄本色”。在这场与特大洪水的搏斗中,我省涌现出一大批担当奉献、见义勇为、鞠躬尽瘁的先进典型。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身影,仿佛身上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漫天的大雨无情,但我们的英雄有情!在洪峰浪尖上,在生死考验前,在翻滚狰狞的乌云前,他们挽狂澜于既倒,救群众于危难。他们像暗夜里温暖的光,让每一个在洪水中急需救助的人看到最真切的希望。
在这个时刻,他们就是英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矢志不渝地为老百姓造福,这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是广大政法机关党员干部深植于心的理想和信念。对他们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照管好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在抗洪抢险的危急关头,就是要挺身而出把群众挡在自己的身后。
暴雨肆虐,但永远无法拖垮顽强的人民,历史必将会铭记这个8月,以及那些在雾霭中渐渐隐去的疲惫身影,在2018年的汛期,我们的抗洪英雄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受新时代辽宁精神鼓舞的辽宁人民。
晚安,那些许久未眠的人们,无边的繁星又开始永恒闪烁,明天又将是一个美好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