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水清流 法治溯源头
浸润在人心 平安问乡州
编者按
感受“法治福建”的脉搏,倾听“平安福建”的故事。
在2018年全国省级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年会暨“平安建设看福建”采访活动中,全国29家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就新时代法治媒体的创新与发展等主题进行研讨之后,来自全国29家省级法制(治)报的记者深入福建省多个设区市的基层政法单位进行采访,实地体验新福建的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进程。
南平市对“难平事”的多元解法
典型采集地: 福建省南平市
典型难题: 如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典型解法: 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全覆盖
南平市在原有医患纠纷、林业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多元调处平台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依托信访局成立县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并由政府聘请若干名专职调解员、1名以上律师参与调解。
目前,南平市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170个,设立152个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乡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139个,全市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全覆盖。
为应对形势的变化,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不断探索创新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成立了交通事故多元调处中心。多元调处中心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室、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以及保险、定损评估等11个机构,为当事人提供多位一体、一站式服务的工作平台。
2017年以来,南平市共接受各地医患纠纷来电来访咨询2262人次,经过沟通交流、专家咨询、说服疏导,不需要受理立案就化解矛盾的有137件;受理立案的有107件,已调结96件;患方累计索赔2239.7万元,实际累计赔付748.5万元;调解率和协议履行率均达到100%,居全国最好水平。
记者了解到,调处中心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做法——设立“分清责任原则”“过错赔偿原则”“依法赔付原则”“公平赔偿原则”;创造性地建立了“医患纠纷理赔专项基金和应急资金”制度,确保了医患纠纷当天调结、立即支付赔款,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地调结后赔付不及时的执行难题……其中,有23项在全国都属创新,全国15个省级、60多个市级医患纠纷调解组织慕名前来学习取经。
2014年,南平市把林业多元调处机制延伸到乡(镇),依托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成立林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在县(市)区委政法委、法院、司法局参与指导下,建立县、乡(镇)两级林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的联动机制,村级确定专人为联络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排查调处网格。“调处中心立足诉前调解,对未经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涉林矛盾纠纷,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可由人民法院立案庭引导当事人先到林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先行调处。”南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防止矛盾纠纷反弹,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加强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适时进行回访,并做好记录,有效提升了调处效率。
“你若长安,便是幸福”
典型采集地: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典型难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形成普法品牌
典型解法: 法治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若慕名来到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该村主打的一条“幸福路线”必须得全程体验一番。
在当地人看来,没走完这条“幸福路线”,就不算真正来过长安村。
长安村的“家底”殷实,其人口1300多人,另有旅居美国等侨胞千余人,是长乐区著名侨乡之一,也是福州市市级民主法治村,更是长乐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文明村”建设示范点。近年来,长安村因地制宜,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将法治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进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成为福州市“一县(市)区一品牌”普法依法治理示范点建设的扛鼎之作。
如今,一句“你若长安,便是幸福”成了长安村的口号,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幸福的长安村。
除了颜值高,长安村还显得很有“气质”。
“这种气质主要体现在法治文化内涵上,我们在打造美景的同时,融入了法治元素。”长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岩云说。长安村结合美丽新农村建设,将法治文化建设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村中设置的每一个法治元素都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村民们的视线中,巧妙地与秀美的景致相结合,打造一个“景中有法,法在景中”的幸福家园。
记者看到,在村道两旁,一面面由水墨画、小插图等图文形式绘制的法治文化墙,还有健身广场旁设立的古韵古风的法治文化长廊,勾勒出了一道道清新、靓丽的法治风景线。
“法治文化墙绘制后,脏乱差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美的新村貌。美观的法治文化墙既有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也美化了我们的村容。”林岩云对此深有感触。
长安村还向专业保安公司购买巡逻宣传服务,签订规范的巡逻服务合同,专业巡逻队在村干部指导下开展巡逻,形成了严密的全方位、全时空的“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格局。
在织成全天候的“巡逻地网”的同时,长安村还精心织密全方位的“技防天网”。
“如今治安好了,我们的幸福指数自然也高了,住在村里特别安心与舒心。”村民老林的一句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福州市也已经以长安村为模板,在全市12个县(市)区建成各具特点的“一县(市)区一品牌”普法依法治理示范点25个、各类法治文化公园39个、法治主题文化广场14个,形成普法品牌的集群效应,润物无声,立心铸魂。
政府倡导村自治组织规范化精细化发展,自主形成一批村规民约
天蓝地绿水清 生态司法保护“有声有色”
典型采集地: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
典型难题: “毁林者服刑,荒山依旧在”的尴尬
典型解法: 开展生态司法保护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游走在永泰山水间,眼前的一切宛如铺开的山水画卷。
2012年,永泰县获省级生态县命名;2014年,入选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2016年,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并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7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荣誉称号……
满载的荣誉,见证着永泰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永泰逐渐向世人铺开其壮美山水画卷的过程中,生态司法保护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泰县早在多年前便开始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检察院、法院基于自身职能,以发布“补植令”“修复令”等方式,责令侵权人对所破坏的森林资源进行补种和管护,以恢复森林资源原有的生态容量和生态功能。
为了使补植复绿达到最佳效果,永泰县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以“审判专家”为核心,包含行业专家、调解专家、法学专家,覆盖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国土等领域的“1+3”多维生态审判专家智库,“案件所指林地的水土情况,事宜种植何种植物,何时种,怎么种,这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永泰县法院副院长林锦灼介绍。
2016年,永泰县法院创新成立全省首个“水资源保护巡回审判点”,法官定期驻点办案,对案件提前介入,充分发挥生态审判对水资源保护的职能作用。同时,该院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水资源司法保护工作意见,制定《打造生态司法“永泰样本”升级版工作责任清单》17项。
2017年年初开始,永泰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两院也紧跟步伐,水资源巡回审判点牵头建立“河长制司法微信群”,由河道专管员实时传送河道巡查情况,法官则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及时发布法律讯息;永泰县检察院则挂牌成立驻县河长制办公室检察联络室,3名接受任命的“河道检察官”轮流每周至少半天时间驻点开展工作。
过去几年来,永泰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森林公安分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13个职能部门联合印发了《永泰县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的联席会议,俨然成为了各部门之间互相沟通,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同司法机关之间协作配合的重要平台。
正是在这样各部门的协同联动、严防死守之下,近年来,永泰县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发案率一直保持在低位。
大家齐动手,整理共享单车
“六联”机制保畅通
典型采集地: 福建省建瓯市
典型难题: 高速公路沿线面积和人口占据“半壁江山”
典型解法: 实行“六联”机制
建瓯市是南平最大的高速枢纽,现有浦南、松建、建闽3条高速公路,境内通车里程达164.9公里,可以说,建瓯市的高速公路沿线,不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对全市的平安和谐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联合开展专题平安宣传活动96次,接受法律宣传群众达28.5万人次;
辖区高速公路沿线未发生群体性事件;
未发生过破坏、盗窃高速公路设备案件;
……
建瓯高速公路能取得如此“平安”成绩,要归功于该市实行的“六联”机制。
2015年4月,建瓯市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积极推行平安高速联勤工作机制,建立高速公路平安联勤中心。高速公路平安联勤中心,设有浦南、松建、建闽3个平安联勤站,形成以高速公路管理公司、高速交警大队为主体,高速公路平安联勤中心、平安联勤站为平台,以市直有关单位、高速公路沿线乡镇(街道)为联勤单位,构建“平安信息联通”“矛盾纠纷联调”“应急事件联处”“重大勤务联手”“安全稳定联防”“平安建设联创”的“六联”机制,深化平安高速创建。
“六联”机制之所以能取得成效,关键就在于它能够集中各方力量和优势资源,联合起来对高速矛盾纠纷进行及时、高效的处理。遇到矛盾纠纷时,由路地双方一体介入,政法、综治部门牵头联合调处,高速公路平安联勤中心相关成员单位积极联动,对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化解。“通过定时巡查、排查工作,结合对平安高速建设展开的宣传,发动群众的力量,实现重大苗头性问题预警预报,把各类矛盾纠纷‘扼杀在摇篮里’。”建瓯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陈守印说。
采访中,陈守印向记者提起一起近期发生在京台高速建瓯段福州往建瓯方向的一次救援行动。
2月5日19时15分,建瓯大队筹备组迪口中队接12122监控中心来电:京台高速建瓯段福州往建瓯方向K1765处发生货车与危化品车追尾事故,造成1人受伤并卡在车内。执法人员立即分组开展救援,随后,通过平安联勤中心平台联系消防部门和当地医院救援车辆到达现场。执法人员又主动配合消防施救人员将伤员抬至救护车上,经过简单处理后,救护车将受伤司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后,执法人员通过联勤联动机制,联系事故救援机构,调用铲车、钩机等事故救援车辆迅速清理事故现场抢通堵塞的高速公路。
建瓯市高速公路途经路段道路情况复杂多变,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大,而高速公路平安联勤这个平台,正好可以统一指挥协调相关部门的资源,联动处理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重大案件、重大灾害性事故、重大突发事件,高速公路平安联勤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参与平安联勤各有关单位按照预案部署,第一时间调集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置工作。”陈守印如是说。
屏幕墙组成了城市交通管理的大数据
感言
感受法治力量 传递平安声音
人间最美四月天。来自全国29家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齐聚美丽的榕城,共享一场有关“法治”和“平安”的盛宴。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与以往每年举办的年会不同的是,这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法制(治)媒体首次以法治的名义聚首,感受法治的力量。
全国法制(治)报社一家亲。年会期间,全国29家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相互交流取经,共商创新与发展大计。“福建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此次福建之行的任务是要把法治福建进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湖南。”湖南法制周报社副总编辑万朝晖说。这不仅是全国法制(治)媒体认识平安福建、了解法治福建的良好契机,更是全国法制(治)媒体互相学习、交流的好平台。
期间,记者们踏上福建的热土,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一起感受法治福建的“脉搏”,传递平安福建的“好声音”。他们记录下八闽大地的发展成果,书写福建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正能量。
山清水秀的八闽大地,正唱响着一曲隽永生动的法治建设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