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新谱平安曲——记者走进辽宁省“中国传统村落”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平安建设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位于新宾县中部,因曾是后金第一都城而闻名遐迩,是典型的生态旅游型文明村。
近日,记者走进有着“中华满族第一村”的赫图阿拉村,看到670户村民都在进行多种经营,增收致富。赫图阿拉村党支部书记罗天成告诉记者,这都是平安建设的成果,老百姓安居才能乐业,如今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可达1.16万元。
前几年,赫图阿拉村有“三多”,即打架斗殴的多、酗酒赌博的多、告状的多,许多外地游客在这不敢买东西,不敢在这吃和住。现在,通过平安创建的开展,赫图阿拉村的社会治安好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心里想的是怎样发家致富。
如今,人们来到新宾旅游,特色民宿是不少游客要体验的项目。在赫图阿拉村的一家农家院里,村民梁桂芝正在打扫卫生。梁桂芝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很多村民利用自家小院自发做起农家乐,但规模小,也没有统一管理,加上村里的治安条件不太好,所以那时的生意一般,“但现在游客一批接一批,大家对这里的特色食宿都很感兴趣,估计这阵子都得忙得停不下来。”
2018年辽宁农庄过大年活动在赫图阿拉村盛大开幕
平安建设的好坏也不单单体现在治安上,在重点人口的关爱上是否加大力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治水平的标准之一。这里在很久以前就有这样一个习俗,如果夫妻俩没有儿子,可以在外村入赘一名女婿,女婿可以享受与同村村民同等的待遇,但如果出现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就会取消这些待遇,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外村入赘过来的女婿我们都会和他签一份赡养老人的协议,并将这一条纳入了村规民约。”罗天成对记者说。
就是因为这种民族风俗的存在,目前赫图阿拉村几乎没有一个孤寡老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也非常幸福美满。
罗天成还告诉记者,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而这些传统美德在赫图阿拉村一直延续至今,不但促进了邻里和谐,更营造了浓厚的平安氛围。
现在,赫图阿拉村已成为县级文明村,有七星级以上的文明户234户,和谐创建中心户205户。目前,全村的《村民环境整治规划》已经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完成,镇村两级组织正在为赫图阿拉村申报市级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