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的修改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迈向更高水平,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的里程碑,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根本法治保障。
新修订的宪法,在总体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载入了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确定的新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作为国家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之重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在治国理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修改宪法,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是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依宪行政。”“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些论述充分展现了高度重视发挥宪法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的法治思想,也为实施宪法、实现善治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宪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当今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处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这次宪法的修改,使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