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沈阳大雪,记者克服出行困难,提前两个小时出门,准时敲开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办公室的门,开始了一天“公诉人”的工作。
没有过多的寒暄,记者很快就被检察官们的工作状态带入到角色当中。
“我今天需要把这个抗诉书弄出来,你可以过来学习一下。”检察官助理陈强指着他面前的电脑招呼着记者,“这是对我市某区区委工作人员受贿一案的抗诉书,该案是经过法院判决后,在抗诉期间,我们发现判决量刑畸轻,对其行使审判监督职权,依法提出抗诉的……”为了让记者更细致地学习,陈强甚至把位置让给了记者,一步步指点记者如何制作抗诉书。
陈强指导记者如何制作抗诉书
“思奇,你再把你了解的那起传销案的情况跟我说一下。”记者与陈强那头刚把抗诉书打印出来,这头,科长赵丹已起身,站到贴满了图、纸的墙边叫着检察官助理李思奇。
一起研究传销案
李思奇拿着一个厚厚的本从她的办公桌前走过来,“这次我们去湖南长沙的鉴定机构,就是为了把这起传销案件的电子证据固定下来,一是本案电子证据非常重要,二是现在对电子证据的审查也越来越严格,我们受公安机关之邀,适时提前介入,就是为了保证案件的质量和诉讼的效率。”
“科长,这是我和陈强去长沙的工作情况,请您查阅。”“好的,思奇,先放我桌子上,咱俩再研究研究这个案子。”“这贴的都是什么呀?”记者走向他们身边,指着满墙的图和纸问道。
“这是我们适时提前介入的一起涉案人员较多的传销案件,墙上贴的就是这个传销组织的组织架构图。”赵丹说,这样研究起来比较直观和方便。
赵丹教记者看卷
“这个案件我们现在还需要进一步跟进,并对适用法律和收集证据等提出合理意见。”赵丹说。
“好的,我们这就下楼,谢谢!”撂下电话,陈强对赵丹说,“科长,楼下通知,提审的人到了。”
说着,陈强起身将电脑和打印机装进包里,赵丹从桌上一堆卷里翻出一本,出了办公室的门,记者跟随他们来到一楼的提审室。“你记录一下我们的讯问。”赵丹看向记者说。
今天提审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身穿一件黑色的棉衣,涉嫌的是一起盗窃案件……
在讯问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
“现在你就自己的犯罪实事如实供述,你也可以作无罪或罪轻的辩解!”赵丹对嫌疑人说。
问:“你为什么要偷被害人的手机?”
答:“想卖了换点钱。”
问:“你把手机卖了多少钱?”
答:“卖了三百元。”
问:“钱干什么用了?”
答:“上网玩了。”
……
一问一答一记录间,记者抬手看一下手表,已近十二点,写完最后一个句号,记者起身伸了一个懒腰。赵丹笑着看向记者,“累了吧?今儿还好,没用去看守所,在院里就把事儿办了。”
赵丹说提审是办理每一起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一道屏障,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才能更清楚了解案件事实、经过。
午休时间,记者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赵丹却没闲着,还在办公桌前忙活着。
“中午还干活?”“下午我们还有个会,我把提纲列一下。”
时间过得很快,会议结束时已近下午三点。回到办公室,记者开始和李思奇一起给犯罪嫌疑人打电话,通知次日来院里做讯问笔录的相关事宜。
记者与李思奇打电话通知犯罪嫌疑人来院里做讯问笔录
“你好,这里是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检察院,现在依法通知你明天到我们院里来做讯问笔录……”几通电话打下来,又是一个多小时。
下班回家的途中,回想这一天“工作”,除了感觉到累,还感受到了充实,也为“公诉人”感到骄傲,因为“做好一个案件容易,但若要做好每一起案件却很难”,所以,我要为“公诉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