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今天我当班】记者体验“90后”户籍民警用“心”工作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孙程超 | 发布时间: 2018-03-17 13:24

  有这么一群普通的民警,他们用无私奉献擦亮公安机关的窗口,以独有的工作方式践行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他们就是户籍民警。

  3月16日,记者来到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山南派出所,体验户籍民警一天的工作。

  粗心记者遇上细心民警

  8时30分是派出所规定的上班时间,记者8时10分提前“到岗”,没想到派出所的民警都比记者来得早。

  “90后”户籍民警张天嘉也换好了警服,做好了接待群众的准备。含蓄内敛、警服修身,这是张天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张天嘉给记者“上课”

张天嘉给记者“上课”

  知道记者要体验民警的工作,张天嘉先给记者“补课”。“这个抽屉里放的是户口簿,上面的是公章……”“课”还没上完,来办事儿的群众就陆续“上门”了。

  “您好,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记者没忘,这是“张老师”刚刚教过的“规定动作”,一个字儿都没落掉。

  “我给孩子落户口。”一位年轻男子将一摞材料递过来。

  “我来办。”记者自告奋勇将张天嘉“替”了下来,开始将信息快速地输入电脑。

  正当记者要开始打印的时候,张天嘉在后面发现了问题。“这个名字是不是打错了?” 

  检查后才发现,粗心的记者将“张梓然”错打成了“张自然”。

  事后,张天嘉告诉记者,“这些细节上的事情大家一般都不在意,但是做户籍工作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不能出错。户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大事,所以作为户籍民警更要认真做好每个小细节。”

  着急群众遇上耐心民警

  临近中午,一位男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原来,他这个月要退休了,但是档案里面缺少一项重要内容。单位的人事部门建议他到派出所试试看。“这事儿可能需要些时间,您别着急,请等一会儿。”说着张天嘉开始到后面查档案。

  “您看,我们这里没有您需要的档案,因为您在1976年的时候已经把户口从我们这里迁出了。”“那咋办呀?这么多年过去了,以前的街道都没了,我上哪找啊?”男子有点儿急了。“您先别着急”,张天嘉耐心地说,“我先帮您查查,看看能不能查到归哪个派出所管。” 

  查档案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记者也开始帮忙。“您家以前的住址还记得不,越详细越好。” 

张天嘉(右一)教记者查阅档案

张天嘉(右一)教记者查阅档案

  “找到了!”20多分钟后,张天嘉从“档案堆”里出来了,然后对男子说:“您的档案应该存在别的派出所了,挺复杂,怕您说不明白,我先打个电话和他们沟通一下,您再去吧。” 

  看着男子满意地离开派出所,记者看了一下表,已经到了午休时间,看到还在排队的群众,记者知道,自己要和张天嘉一起“加班”了。

  记者注意到,在打印户口簿之前,张天嘉总要将新的户口簿反向折几下,然后再放进打印机。

  “为啥要这样折几下啊,自己发明的?”看到记者的手势,张天嘉笑了,“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打印机夹纸。” 

  所长欧阳欣告诉记者:张天嘉很有灵性,爱琢磨,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疑难的问题都会认真分析研究。派出所想要上一个服务公众号,后来听取了张天嘉的意见,增加了预约服务等功能。老百姓反响非常好。

  时钟上显示已经到12时30分,随着最后一名办事群众满意地离开,记者也要“下班”了。

  记者感言

  这就一名普通的户籍民警工作的缩影,忙碌而充实。她们用自己温暖、细致、友好的语言和接待,诠释了一种信念和坚持:服务群众,常学常新,没有止境。她们的辛勤劳动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能让人民群众满意也是她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