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审判庭副庭长
今年三十出头的叶菁菁已经在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工作了10年,作为少年综合审判庭副庭长,她所带领的团队荣获过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叶菁菁自到和平区法院少年庭工作以来,少年庭每年70%-80%的案件均由其承办。她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深入了解未成年服刑人员心理活动,探索家庭问题,对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感化、挽救,帮助未成年服刑人员及家长解决家庭矛盾、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未成年服刑人员重新步入社会,通过努力,近3年来,和平区在校学生犯罪率趋近于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逐年下降;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她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本着解决问题、事了人和的理念,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当事人坦诚相见,握手言和。
为了探索新的法治教育模式,叶菁菁采用了多种普法教育途径。
首先是“走出法院”,多次组织并开展大型户外法治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向在场群众、未成年人等发放宣传单、法律书籍等,并定期前往和平区各中小学校进行法治讲座,以生动活泼的案例向未成年人宣传法律知识,进行安全教育,解答法律问题。自在少年庭工作以来,叶菁菁为和平区各中小学校上法治教育课每年均为10次左右,每年受教育人数达5000余人。
其次是“请进法庭”,每年挑选典型案例,邀请各中小学校的学生旁听真实庭审,并通过分析案件向学生们讲解法律知识,带领学生们参观法院、法庭,使学生们对法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受到更深刻的教育和启示。同时,“构建法治教育网络”,以社区为单位,与关工委、妇联、司法局、团委、教育局、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联系,构建法治教育网络,对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罪犯进行社区矫正。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了解未成年服刑人员自我认识和思想变化的轨迹;与学校、社区、家长共同签订帮教协议;为每人建立帮教档案,定期走访,听取帮教单位、帮教人员的意见,将这些意见一并记录在档案中;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为表现优异的未成年服刑人员解决就学、就业问题。
“创新教育载体”,也是叶菁菁一直思考的工作思路。叶菁菁于2015年申请并建立了“少年法苑”微信公众号,是辽宁省第一个未成年人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以每月平均二至三次的频率发布法律知识、父母课堂、典型案例等内容。
叶菁菁在少年庭圆桌法庭内亮明“青年文明号”标识,时刻以“敬业、爱岗、创优、奉献”的精神警醒自己和少年庭其他干警,同时在法庭内公示“少年法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及QQ号、办公电话,邀请来院的未成年人及家长关注,从而达到广泛宣传、随时宣传、随处宣传的教育目的,未成年人及家长如有法律问题或需要法律援助,可通过QQ号、办公电话随时与法官联系,及时获得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