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庭上下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提高案件审理速度,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身在这个团队我感到很欣慰!”在2017年里,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共审结民事案件2408件,自9月至12月连续4个月月结案件数均位于民事审判庭领先位置,全年人均结案344件,庭审直播164件,位居民事审判第一,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选为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三等功……这样优秀的团队是怎样炼成的?“5+3”(法官+助理)的组合迸发了怎样的激情?
沈阳市沈河区法院民三庭全体人员
“车头带,跑得快”
“老百姓对办案方式、办案结果的认可,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褒奖。”在沈河区法院民三庭办公区,记者最先见到的是副庭长路东波,一位从业30年的资深法官,“东波是院内的审判业务能手,近两年来办案量都是全院的第一名,面对繁琐的案件、琐碎的诉求,他特别‘走心’,从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尽心尽力办好每一起案件。”这是民三庭庭长王英霞对他的评价,而通过一桩桩一件件路东波法官办理的案件去体味,这句评语中肯至极。
2017年12月,路东波法官通过网络视频审理了一起跨洋民间借贷案,原告在美国,被告在澳大利亚。“原告的儿子与被告曾经是情侣关系,双方有一些经济往来,男方还送给女方很贵重的饰品作为礼物,后来分手了。”路东波告诉记者,因双方都不在国内,只能委托代理人出庭,但一些关键问题上代理人又不能私自做主。“原告方给我打过电话,语气很不好,对案件进展不满意,我也头疼原、被告不能出庭这件事。”最终,路东波想到了通过网络视频审理,要求原告的弟弟、被告的母亲(二人均在沈)和代理人一同出庭,通过视频与原、被告互相确认身份,经协商,最终原告同意被告返还价值9万余元的戒指和6000元现金。
“我打心眼里感谢路法官这么负责任,不但根据案子具体情况采用最适当、最便捷的方式审理,还跟我弟弟和被告母亲一起到中街的一家金店验证戒指的真伪,我们全家都很满意。”记者辗转联系了原告勾某,她在电话里如是说。
作为一名有心的法官,路东波注重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能够及时回应当事人的需求,用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而在王英霞庭长看来,路东波法官对整个团队还发挥了“火车头”作用,“深化司改之后,我们民庭也改成了大部类,案件类型多样、案情复杂,想提升案件质效,就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审判队伍。庭内组织的业务学习,东波这样的资深法官们自然就起到了带头作用,使年轻法官们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业务素质也因此不断提升。”
一名好法官,一个好人
2017年7月31日下午,一名5岁男童在五爱市场附近过马路时被骑电动车的外卖快递小哥撞飞,当场休克,耳朵出血严重。其母许某抱着孩子瘫坐在地上,急得直掉眼泪。“快,快上车!”这时,一个温暖感动得让人掉泪的声音从路边一辆经过的私家车中传来,给这对绝望中的母子带来了无限希望。
驾车人拉着许某母子等人沿着沈河区文艺路一路飞奔,为了抢时间,逆行、闯红灯,到了医院急诊室后还帮忙挂号、推送孩子拍片子,等到孩子的爸爸和爷爷奶奶等亲属赶到后,他悄悄离开了……一个月后,许某拿着锦旗来到沈河区法院要找这位好人,直到这时,民三庭法官王俊路遇险情救助受伤儿童的事迹才在法院传开。此事发生后,记者曾联系王俊法官准备进一步宣传报道时,王俊却非常谦虚:“这就是一件小事,我还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朴实无私的话语中,传递出了人间真情。
在记者采访优秀团队的过程中,王俊法官没有提一句曾经做过的好事,而是一直热心介绍团队其他成员的事迹以及自己审理过的有代表性的案件,也许,作为优秀团队的一员,当个称职的法官才是他的最大的心愿。
倾情付出,青春无悔
记者了解到,民三庭的3位法官助理都是刚刚参加工作3年多的“新兵”,担任助理审判员的潘鸿飞告诉记者,自己在真正接触到审判业务之前,没有想到工作量这么大,仅去年12月一个月,她就写完了整整73份判决书,这还不算开庭的次数和时间,“五加二”“白加黑”就是她的工作常态。“她妈妈也是边心疼边唠叨,工作3年了,还没谈男朋友,给她介绍了也没时间见。”潘鸿飞身旁的赵日欣把话头接了过去,这位休完病假刚刚返回工作岗位的助理审判员也是一位“小小铁娘子”,最高记录一天开7个庭,常常忙得午饭都挤不出时间吃,近期还因为开庭、写裁判文书久坐患了腰脱,不得不请假休养。赵日欣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坐时间长了腰会酸痛,但为了保证法庭纪律,还要咬着牙坚持、再坚持。
“庭长,你看看这份材料,回头需要签个字。”记者采访时,一个忙碌的身影在民三庭的办公室里不停地进进出出,他就是被称为“机动兵”的杨海东,也是这个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在问及主要工作内容时,杨海东认真地想了想说:“所有协助法官处理的程序性业务都应是法官助理的职责范畴,比如送达诉讼材料、调查取证、保全的审查……”他一张口,“报菜名”似地说了多项工作内容,“别人觉着法院的工作都是按时按序的,立案啦,安排开庭时间啦,但我的工作是没有任何计划性的,随来随办,随安排随走,能够做好全庭的后勤保障,我就心满意足了。”
“过去,送达、调查、取证、保全都由法官一个人完成,现在一个人的工作可以由法官助理协助完成,是他们分担了我们的部分工作,减轻了工作量,进而提高了全庭审判效率。”王英霞庭长说,凭着民三庭特有的团队精神,每个人既独立工作,又横向协作,使审判资源不断有机整合。“在民三庭这个团队我很欣慰,每天我们都在互相激励和信任中工作,干劲十足,我感恩这个团队,也正是这样优秀的团队给了我历练和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正如王英霞庭长所说,翻开她的朋友圈,有太多太多跟民三庭这个“大家庭”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这支充满了青春活力又团结奋进的团队,每个人都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干在实处,使优质高效的审判不断开花结果。